{DM_AfterTag}
生活

為何飛機寧願墜毀,也不讓乘客跳傘逃生?今天總算了解內幕了!

我們在新聞報導中都曾看到過客機出事,
然而每次出事客機都是帶著整機的乘客一起迎接未知的命運,
沒有任何飛機出事後乘客跳傘逃生的記錄。

眾所周知,
如果在空中出事,
降落傘可以保人一名,
戰機上的飛行員也因此都會配備降落傘。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客機寧願墜毀,也不讓乘客跳傘逃生呢?

我們都知道,
空軍如果在面對突發情況的時候,
如果無法保住戰機,飛行員都會通過彈射椅或降落傘進行逃生,
戰機上通常只有幾個人,
然而他們卻都配備有降落傘,
客機可是裝載了幾十甚至上百人,
為什麼不給每個人都配一個降落傘呢?
航空公司到底是何居心?

難道他們是為了節省開支才故意不給乘客配備降落傘嗎?
當然不是。

眾所周知,每位乘客上機前都是購買有意外保險的,
那如果乘客們出了事故,
那保險公司賠償的金額購買多少降落傘了,
就算航空公司不給乘客配置,
保險公司也會給乘客買好降落傘了,
更何況降落傘又不是一次性的,
一個降落傘可重複利用很久,
所有乘客都配備上降落傘也花不了多少錢。

其實航空公司之所以不配備降落傘也是經過多方面考慮的。

一個航空老兵來告訴你一些知識:

1. 飛機由萊特兄弟1903年首飛,發展到今天已115年的歷史,
由最簡單的雙人座機到現在A380滿搭載800多人,
高度從百米到萬米以上,堪稱是飛機製造的裡程碑時代。

2. 再說跳傘!
不是誰背一個降落傘往下一躍跳出艙門就萬事大吉了,
那跳傘員就沒有必要進行嚴格的訓練了!
除了要跳到預訂的位置點集中(跳進無人區麻煩更大),
關鍵是在著地的瞬間要減速(降落傘在空中轉圈),
兩腿夾緊腳尖朝下,落地時不能夠腳後跟著地而引起的腦震盪或昏迷。

3. 現代化的飛機都是密封艙,
爬升的巡航高度都在萬米以上,
而雙發動機的飛機就是單發故障起火,
飛行員都可以採取關閉故障發動機並滅火,
單發順漿保持平飛,在航路預設的備降場安全落地,除非空中爆炸全完!

座椅下方備有救生衣,
是飛機在無奈的情況下迫降在海灘或湖面上,
借助水的阻力和避免機翼折斷後油箱著火,
飛機漂浮在水上,讓不會游泳的乘客逃生而不會淹死!

4. 如果所有發動機都停車關閉,
龐大的飛機在沒有托力的情況下,如同自由落體向下墜落,
以每秒50米的速度(180公裡/小時)由萬米高度瞬間掉落幾千米,
就是帶上氧氣面罩也無濟於事,
一是人的心臟承受不了如此之大的高負壓,
二是乘客在瞬間會產生黒視而暈厥,
人都站不起來,驚恐萬狀的現象誰能夠保持冷靜?

狹小的通道沒有一個"一人為大家,大家為一人"的理念,
可能將原先保持機頭向下的機體側翻,徹底失去希望!

5. 不要說人不可能在萬米高度空跳傘的?
就是在2800米高度跳下,
速度和氣流相遇人的臉部肌肉變形,嚴重的可以口鼻流血,
由此讓更多的人去做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不如服從訓練有素的飛行員,
讓其冷靜的去完成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而獲得一線希望!

這是一個空軍老兵的一點認知。

也算是傳播一點航行知識吧!

所以說飛機上不配備降落傘這件事情並非那麼簡單的,
當客機在發生緊急情況的時候,聽一位機長說,
要想有生還的可能,那就要聽空姐的,讓你幹嘛就幹嘛,
萬一現實版的薩利機長上演了呢,
所以說要聽從機組人員的安排,這下大家知道了,
為啥不安裝降落傘的原因了吧,對此大家怎麼看?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