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政治

解密:寶寶“嬰語”6級你過了嗎?瞭解這些寶寶“嬰語”很簡單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開始,孩子就會使用自己的語言---“嬰語”來跟你交流。

新手爸媽剛剛“上路”,很多時候都沒有辦法完全讀懂“嬰語”,
總是感覺手忙腳亂的。比如寶寶身體不舒服,

如果不能第一時間讀懂寶寶身體所傳遞地“嬰語”,
對寶寶的影響就會很大。那麼,小寶寶到底有哪些難懂的“嬰語”呢?

寶寶的“嬰語”一:
哭、咿呀發音 在解鎖說話這項技能之前,哭是嬰兒和大人溝通時使用的語言,
即寶寶表達需求的方法。當感到餓、冷、熱,或疼痛、孤單、厭煩、疲倦、害怕、
不知所措或想被抱時,新生兒都會哭。

比較有趣是,3個月內的寶寶哭時通常是沒有眼淚的,
直到出生3個月後,大淚管逐漸成熟了,寶寶才會流眼淚。

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嬰兒會懂得用不同音調的哭聲來表達各種需求,
比如餓了的時候,哭聲是短促、低聲調的,同時寶寶的嘴巴會微微撅起,

隨時準備吸吮的樣子;拉了、尿了的時候,哭聲就會更加兇猛些,
有時還會有肢體的扭動;疼痛時的哭聲通常響亮刺耳,吭嘰聲表示疲倦或生氣。

漸漸地,他們會笑出聲,再之後就進入了咿呀發音的階段。
通常,出生後2~4個月的嬰兒聲道發育就很接近成年人了,但離正確吐字發音還遠著呢。

在出生後的第4~6個月,寶寶就能無意識發出“爸、媽”等音,
同時發出比較複雜的聲音,如ao、ou、ai等,來表達不同的需求。

那寶寶什麼時候能夠像模像樣的和家長溝通交流了呢?
10個月左右時,通常達到了寶寶咿呀學語的巔峰,

而且他們能夠根據爸爸媽媽簡單的語言做出相應的回應,
比如向他要東西知道給,聽名稱指動物圖片及拿玩具等。

不過寶寶的語言發育也會由於個體和環境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因此寶寶開口說話稍微早一點或晚一點也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寶寶3歲以後還遲遲不說話,
家長就應該及時諮詢醫生了,看是否有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

寶寶的“嬰語”二:
肢體語言 出生幾周後,寶寶會發展出一些臉部表情來表達感覺,而且很快就會應用到全身。
來看看,寶寶做出的這些肢體動作,你都能識別出來是啥需求嗎?

1. 睡覺時搖頭
有些寶寶睡覺的時候,喜歡把頭搖來搖去,睡不安穩,很可能是下面這些原因:
①出汗過多
有些家長擔心孩子著涼,會給寶寶穿蓋的過厚,導致出汗很多,
而汗液會刺激頭皮發癢,寶寶就會通過搖頭的動作來止癢。

那怎麼判斷寶寶穿蓋是否合適呢?
家長可以把手伸到寶寶的後頸背或脖子的位置摸一下,
看看是否出汗。如果出汗,則證明寶寶穿蓋過多,
出現了捂熱,應適當減少衣被。

如果寶寶穿蓋並不厚但仍然出汗,家長可以回憶一下
寶寶睡前是否喝了熱奶、是不是睡前進行了大量活動,
這些情況也會導致寶寶出汗過多。

另外,還要警惕寶寶是不是缺鈣或維生素D,如果有所懷疑,
最好帶寶寶去醫院,由醫生綜合分析診斷。

②濕疹等病理性原因
有些寶寶總是喜歡在床上把腦袋蹭來蹭去,爸爸媽媽抱著他時,
他還會把頭往大人身上蹭,這時爸爸媽媽要注意查看一下寶寶頭上是不是長濕疹了。

對付濕疹最有效的方法是:局部外用激素藥物+潤膚保濕。
對於激素藥物的使用,家長不用抵觸和恐懼,

因為寶寶濕疹一般以弱中效激素為主,
短期間隙外用是非常安全的。

2. 臉紅發呆
如果寶寶突然臉紅並且目光呆滯,眉筋突暴,這可能是寶寶要拉便便的信號。
等寶寶拉完便便之後,家長要用沾了溫水的柔軟小毛巾,按照“從前往後”的方向,
清洗乾淨寶寶的肛門周圍。可反復多洗幾遍,因為褶皺部分最容易積存便便中的細菌。

擦乾屁屁後,千萬別忘了給他塗上薄薄的一層護臀膏哦,
這層“保護膜”可以讓寶寶小屁屁躲過尿布疹的“魔爪”。

3. 吃奶後身體扭動
寶寶在吃完奶後,放到床上卻開始身體不停扭動,有可能是因為肚子脹氣了。
寶寶的腸胃尚未發育成熟,如果吃奶過急過快,或者乳頭銜接不正確,
亦或是奶嘴沒有被奶液充滿,都會讓寶寶吸入過多的空氣,肚子就會脹氣不舒服。

為避免寶寶在吃奶過程中吸入過多的空氣,餵奶姿勢一定要正確,
並且避免寶寶在吃奶前使勁哭鬧。喂完奶之後,要及時給寶寶拍嗝。

如果寶寶小肚子脹氣了,媽媽也可以順時針幫寶寶揉揉腹部,
促進胃腸蠕動,還可以試試排氣操,排氣效果杠杠噠!

4. 揉眼睛
很多寶寶在犯困的時候,會做出揉眼睛的動作,並伴有打哈欠、眼神迷離等表現。
此時,及時為寶寶做好睡覺前的準備即可。

如果寶寶在玩耍時,突然揉眼流淚,一定要看看是不是有灰土、
小刺激性液體等髒東西進入寶貝的眼內了。無論是固體還是液體,
家長都可以讓寶寶向上看,並輕輕扒開他的眼皮,用眼藥水沖洗眼睛。

如果手邊沒有眼藥水,也可以輕吹眼睛,雖然這麼做並不能把東西吹出來,
但一吹寶寶就會流淚,靠眼淚把髒東西沖洗出來。

如果寶寶在不斷揉眼睛的,還伴有其他不舒服的表現,
比如伴有眼睛發紅、流淚,要警惕是不是眼睛發炎了;
伴有打噴嚏、流鼻涕、揉鼻子,有可能是患有過敏性鼻炎,
家長最好請醫生幫忙明確診斷。

5. 抓耳朵
如果寶寶總是用小手去抓耳朵,並伴有煩躁不安、哭鬧等表現,
那麼爸爸媽媽們就得仔細查看一下,寶寶耳朵周圍是否有濕疹,
或者耳道內是否有分泌物。如果有黃色分泌物流出,
有可能是患上了中耳炎,也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雖然寶寶還小,尚不能和父母用語言交流對話,
但是他們會用自己起伏的音調和肢體語言向父母傳遞信號,
只要用心觀察,細心總結,慢慢就會讀懂寶寶的各種“嬰言嬰語”啦!

你可能還有興趣的文章...
陪孩子寫作業,是導致女性迅速衰老的主因
為什麼你付出越多,孩子越不心疼你,越不知感恩?教育專家:因為你沒做到這1點
單親爸爸如何填補《媽媽的空位》? 孩子的回應讓父親嚎啕大哭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