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篇看懂「常見食材」蔬果、肉類、海鮮 「保存秘訣 」!

食材買回來後,應該怎樣保存?
根據菜單買回來的食材
種類不一,究竟要怎麼保存才好?
蔬、果、魚、肉全部塞進冰箱就萬無一失嗎?
事實並非如此,
在超市購買時就是低溫保存的蔬果,
回家後當然就要放冰箱,
但是要先把包裝袋打開
留一個洞讓空氣流通,
避免讓水汽悶在裡面加速腐壞
而肉品的部分最好能立刻處理,
因為在採購和回家的路程中溫度都會回升,
因此,生鮮肉品最好能放在行程的最後才選購,
買完也應立刻回家加以分類或分切保存
如果是水產類食材,
預計當日食用的部分可以放冷藏,
其餘應立刻分裝放入冷凍
然而,舉凡蔬果類都不能冷凍
某些根莖類如洋蔥,
甚至直接放於室溫、乾燥處即可,
無須放入冰箱冷藏
以下舉例幾種家庭經常購買及料理的食材,
並說明其保存方式,以便讀者了解及應用
蔬果保存方法:葉菜、瓜果、根莖類各不同
1.蕈菇類
保存菇類時,注意千萬不要碰水
買回來後,將未清洗過的菇類用紙袋包裝,
並放在冰箱冷藏保存
保持寒冷乾燥的環境,
能夠減少菇類孳生細菌
菇類買回來之後絕對不要碰水,
如鴻喜菇可直接將根部切除後裝入盒中,
再放入蔬菜室保存即可,
金針菇則不用去除根部即可放入冰箱冷藏
2.葉菜類
葉菜類蔬菜在冷藏之前應該先將水分拍干,避免腐壞
青江菜、A菜、小芥菜、大陸妹
菠菜、地瓜葉等葉菜類,買回來後,先攤開陰乾半小時
讓葉片不要有濕氣,而已壞掉、爛掉的黃葉一定要先摘除
在冷藏之前先將水分拍干,避免腐壞
並用餐巾紙包住蔬菜根部後再裝入乾燥塑膠袋中
放置於冰箱的蔬果保鮮室
一般葉菜可保存4~5天
高麗菜、萵苣等包心菜類,
小家庭通常一次無法煮完一整顆,
就可以把剝下來不煮的外葉留下來,
把它用來包裹剩下的葉菜,
然後再裝進塑膠袋裡保存,
這樣保存時就能維持葉菜的新鮮度
3.瓜果類
完整的瓜類可以直接放在室溫下保存;
若已切開,則必須放入冰箱冷藏
(1)番茄:
小顆的番茄可以裝在原本的包裝盒中,
放於冰箱冷藏。較大、還未成熟的大番茄,
可以先放在室溫下,等番茄成熟,
呈現紅潤色澤的時候,就可以放於冰箱冷藏保存
(2)南瓜、冬瓜等:
完整的瓜類可以直接放在室溫下保存。
但若已切開使用而未一次使用完畢,則必須放入冰箱冷藏
未用完的瓜類可以去籽後,
再用保鮮膜牢牢包起來並放進塑膠袋裡,
接著放在冰箱里
不過以南瓜來說,
可以有一種更有效率的保存方式,
就是買回來後直接清洗、切塊蒸熟,直接放進冰箱冷凍
需要時從蒸熟的南瓜中取出部分來烹調
4.根莖類
較大顆的馬鈴薯可放置陰涼黑暗處,
小顆馬鈴薯則可放在冰箱冷藏
(1)馬鈴薯:
較大顆的馬鈴薯可放置陰涼黑暗處,
小顆馬鈴薯則可放在冰箱冷藏
地瓜也是如此,買回來可以直接放於室溫,
包覆紙巾保持乾燥即可,重點是不要一次買太多
(2)紅、白蘿蔔:
買回來時可先將長出葉子的蒂頭徹底切除乾淨,
然後用保鮮膜妥善包覆整條蘿蔔,
並放入夾鏈袋中,且盡量將空氣擠出,
再放入冰箱中的蔬果保鮮室
(3)蓮藕:
用濕報紙包裹尚未切開的蓮藕後裝進塑膠袋,
再放到冰箱冷藏保存,新鮮度能維持一星期左右
如果是切開來賣的蓮藕,
則可以先將蓮藕放進密封容器,
並倒入能完全蓋過蓮藕的水量,
接著放進冰箱即可
但最好儘快使用,
因為通常兩周左右蓮藕含有的維生素就會流失
(4)玉米:
玉米在室溫下容易因潮濕而產生黃麴毒素,
買回來後應儘快冷藏
(5)豆芽菜:
買來時如果未泡過水,
可直接用塑膠袋密封冷藏,
若已泡過水,可去除尾端易壞的部分,
立刻用滾水汆燙,
再用冷水衝過後冷卻放入冰箱冷藏2~3天
5.其他
(1)蘆筍:尖端朝上直立放置,底部以沾濕的紙巾和塑膠袋包裝。
(2)青椒:絕對不能沾到水,但是也不需要密封,因此只要將青椒放入一般塑膠袋中再放入冰箱即可。
(2)蔥:去除變黃老化部分、保留根部,用紙巾包好放入塑膠袋冷藏4~5天
或是洗凈後濾干水分,再將蔥切成蔥綠、蔥中段、蔥白
分別放入保鮮盒冷藏,可保存一星期
肉類保存方法:小細節延長肉品保鮮度
肉類若需要冷藏,最好依每次煮食的份量,
用保鮮袋裝好,並去除裡面的空氣
肉類食材如:
雞肉、鴨肉、豬肉、牛肉等,
若是兩、三天內可煮食完畢,
就不需要放置冷凍,
一般放在冰箱生鮮冷藏室約5度到零度(ºC)之間保存即可
如果去大賣場買的肉類份量比較多時,
就一定得要分裝冷凍,在這裡教大家一個小秘訣
我們先將大塊肉品切成一餐適量大小
絞肉也是一樣,依每次煮食的份量
用保鮮膜仔細包覆,並用夾鏈袋一包一包裝好
放入冷凍庫之前要記得稍微擠壓
盡量讓袋子里沒有空氣,再平放在冷凍室
這樣就能延長肉品的鮮度
有些家庭喜歡用保鮮盒或保麗龍盒來分裝肉品,
但其實盒子里充滿空氣
及本身的材質和厚度會阻礙溫度的下降,
反而不利於新鮮生肉的保存
在處理採買回來的肉品時
為了避免肉品交叉污染,
包裝時要避免在砧板上既放魚又放肉,
處理完一批肉品後就應將砧板洗凈並拭乾,
再處理另一批;
分裝冷凍前最好能一一標上日期,
且依日期擺放於冰箱,舊的食材放前面,
避免早先購買的食材長期堆在角落
最後因不新鮮或過期只能丟棄導致浪費
一般家用冰箱冷凍溫度大約在-12℃~-19℃之間循環
雖然可以使大部分的微生物停止活動,
但並不能完全殺死微生物,
因此肉類冷凍時也是有可能會腐壞
因此,若已確定買回來後會如何烹調,
可以預先處理再加以冷凍,例如:
預備煮湯的排骨可以先燙熟後再收進冰箱保存,
一來可延長保存期限,
二則因為生肉中的水分已經在烹煮的過程中釋出,
比較不會因為冷凍使水分結成冰晶而破壞肉質口感
或者將肉類經過汆燙或腌制調味再分裝放入冷凍,
也可以延長保鮮期限
但是冷凍過的肉品並不全然口感較差,
有些反而要經過冷凍,口感才會好
例如像是牛腿肉,經過冷凍不但會比較好切割,
肉質纖維也不會過柴,
若是怕肉的纖維不好咬,
切肉時就要橫紋切,不能順紋切
海鮮保存方法:密封袋是保存小幫手
在保存海鮮類食材時,要善用密封袋
1.魚
清理掉內臟、鱗片,
並用舊牙刷將魚肚內臟污刷洗洗凈,
用廚房紙巾吸干水分,
再用塑膠袋密封裝好,
可冷藏2∼3天
若幾天內不煮食,
就要放置冷凍庫才能保鮮
2.鮮蝦
先在一盆清水中放冰塊,
將蝦子放入後,先洗凈鮮蝦,
並用剪刀剪掉頭須、腳,再用牙籤或竹籤挑起腸泥,
以不重疊的方式和冰塊一起放入密封袋中冷凍,
保鮮度較好,約可保存2~3周
3.花枝、軟絲、烏賊、小卷
先清除內臟,再用清水將身體清洗過後瀝干水分,
可切成片或整隻放入密封袋中冷凍,可保存2~3周
4.蛤蜊
先用容器裝水放少許的鹽讓蛤蜊吐沙,
瀝干後放入塑膠袋中冷藏,可保存約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