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千萬別忽視!對周圍的人說話講究分寸,到底會帶來什麼!

分寸感,是對自己與對方情感的一個準確的掂量,能說什麼話,能說到什麼程度,如何讓對方感覺舒適,其實是一個人最大的教養!《菜根譚》中說:“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其無背後之毀;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其無久處之厭。”在說話上,這告訴我們要懂得一些門道、把握一種分寸,才能做到初見讓人喜歡,長久不讓人討厭!會說話是一門學問,說話有分寸是一種修養。這樣的人,更受歡迎。

會說話的人讓人會不自覺的靠近。平時,我們讀書,寫字,聽琴,品香,修的是言行舉止,而言之所以放在第一,是因為好好說話實在太重要。說話是一個人情商的體現,而高情商是帶來的無論生活,還是工作上的幫助,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眾所周知,黃渤就是因為說話講究分寸,不但吸粉無數,在藝人中也是有著超好的人緣和口碑的。

會說話,讓黃渤這個其貌不揚的小個子男人收穫了林志玲,徐靜蕾,舒淇等這些女神的好感,他的幽默,暖心,說話有分寸讓人不自覺的去靠近。所以,如何能說話討喜,既幽默,又巧妙,能化解尷尬,能避開別人的陷阱,能不露痕跡的誇獎別人,也能對惡意的話語做有力的回擊,這需要非常高的天分,也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

黃渤在上《魯豫有約》的時候,魯豫問他,現在覺得自己特別火了吧?他說,都來《魯豫有約》了,能不火嗎?在別人誇自己的時候,總是巧妙的把別人也誇了,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啊。

面對陷阱,經常有記者會把採訪物件和別人做一個比較,看明星們怎樣應對,應對不好,自己受影響,也會影響與被比較的那個人的關係。

有人問黃渤是否要取代葛優。他說:這個時代不會阻止你自己閃耀,但你也覆蓋不了任何人的光輝。因為人家曾是開天闢地,算是創時代的電影人。我們只是繼續前行的一些晚輩,對這個不敢造次。葛優是他的前輩,也是喜劇演員中的大佬,一般人都不會直接說我要取代誰,得罪人。但也不能一味的貶低自己說不敢不敢,非常沒有誠意也容易讓人看不起。

所以先做個比喻,我們所有的人才都像星星,不是你說的我出色了發光了就要取代別人,而是共同存在各自閃耀的關係,最後又肯定了葛優的地位,是創時代的電影人,而我只是晚輩。面對別人的提問時,不能一味順著別人的思路來,能看出他的語言陷阱,然後打破它,給出得體的答案,是非常棒的。

有人問他:“國慶檔你有三部電影要上映,你最喜歡哪一部?”黃渤:“請問今天哪個導演來了?”這樣的問題真的是陷阱,無論自己說哪一部都會得罪其他倆導演,乾脆就大大方方把這種問題暴露出來,我說誰都會得罪人,那就取決於導演誰來了吧。反而會讓大家理解,也會取到非常好笑的效果,不由得為他的機智點贊。

會說話的人在職場有更多的晉升機會。我們往往忽略,會說話也是綜合實力的一個表現,高情商的表現之一就很會說話。試站著上司的角度設想,同樣的兩名手下,做的事情相當,完成結果相同。一位總和顏悅色地與自己溝通工作進展,而另一位則動不動發脾氣,產生負面情緒。在提拔時,你自然是選擇那個更會說話的人。

你可能只看到別人靠說奉承話獲得上位,一句話輕飄飄,多輕巧?卻不知道那每一字每一句的脫口而出,可能在他的大腦裡已經轉彎三遍:思索什麼樣的角度可以獲得最有利的支援;什麼樣的措辭可以讓雙方更加舒服接受,什麼樣的語氣能讓僵冷的氛圍瞬間轉暖。說話用的是嘴,會說話靠的是心。

俗話說:禍從口出,不該說的不能說,否則禍患就會降臨。快人快語,直言不諱往往不能取得應有的效果。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會說話是一種修養,恰當的時候少說話是一種教養。知人不必言盡,留三分餘地於人。言多必失,說得越多,說錯的機會也會越多,不知道的事情不亂說是一種涵養。

急事慢慢說;小事幽默說;沒有把握的事,謹慎地說;做不到的事,不要亂說;沒發生什麼的事,不要胡說;傷害人的事,不能說。話到唇邊留半句,要把握好分寸。“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別讓你的嘴巴成為傷人的利器。太直傷人,太真傷己。說話先過腦再出口,口無遮攔,惹人厭。

說話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智慧。有的人說起話來猶如如沐春風;而有的人卻會讓人敬而遠之。會說話是一門學問,說話有分寸是一種教養,不輕易打斷別人說話是一種禮貌,等人把話說完了,是基本的素養。“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說話就不能揭人短處,言人隱私。不然只會招人痛恨,害人害己。所以你說的話,其實就是別人眼中的你,好好說話是一種修行,有分寸的說話是一種修養,不知道的事情少說也是一種教養!

人在這世上行走,話語就像手中的拐杖,說話沒分寸的人就是丟了拐杖,註定走不遠,甚至會摔很多跟頭。願我們所有人,說話都拿捏得好分寸,餘生都順順利利。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