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文盲不多,美盲很多」:審美品味才是一個人的終極教養

美對一個人有多重要?
對我們的下一代又有什麼影響?
不注重美的生活不是實際,而是蒼白!

跟珍編一起來看看現在的社會變得如何:
美學家張世英說:
「人生有四種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
道德境界、審美境界。審美為最高境界。」

可現在,對美的麻木、對實用性的追求、
美學教育的缺失,使我們漸漸失去了審美能力。
當今社會的美盲現象,正在毀掉三代人。

前段時間,一條關於新版《倚天屠龍記》的微博上了熱搜。

有人從靈魂深處發出了迷惑:
「最近古裝劇的妝發到底是怎麼回事?
從不覺得自己是臉盲,直到看到這張新倚天照片。
張無忌的老婆們長得一模一樣也就罷了,
張無忌和他的老婆們長得也是一模一樣。」

網友們紛紛表示贊同,放眼過去,
你能分得清誰是趙敏誰是周芷若嗎?

現在的古裝劇,全都是清一色的
韓式平眉+大眼睛+大紅色唇釉。

沒有古代美人的韻味也就罷了,
千篇一律的流水線妝容實在讓觀眾無法不跳戲。

不光如此,劇中雷人的造型也是層出不窮。
比如,讓天仙劉亦菲頂著個讓人著實看不懂的頭飾;

比如,化著精緻妝容的唐嫣貼著一條假鬍子就可以男扮女裝騙過所有人;

再比如,充滿鄉村非主流風、配色大紅大綠十分辣眼的各種皮草造型......

我們的童年,還有製作精良的87版《紅樓夢》、
《仙劍奇俠傳》、《大明宮詞》可以看。

而現在的小孩到底做錯了什麼,
要讓他們從小看著這樣的電視劇長大......

說到小孩,之前,北京大觀園的
魔幻蠟像也是把小孩們給嚇哭了。
林黛玉長這個樣。

賈寶玉長這個樣。

妙玉長成了這個樣......你怕了嗎?

許多《紅樓夢》愛好者原本懷著無限期待,
花錢買票進大觀園游覽,看到這些蠟像,一時竟無語凝噎。
這樣雷人、嚇人的審美,簡直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

作家晚睡姐姐講過這樣一件事。
有人在網上曬自己家的一日三餐,都是家常吃食。

只是這盛菜的器具,也忒寒酸了點:
有塑膠盆、搪瓷缸、小鋁鍋、不鏽鋼大碗。
大大小小,參差不齊,已經消滅了一部分食慾。

別人吐槽她的餐具過分混亂和粗糙:
「超市幾塊錢的盤子也不至於買不起吧。」

她卻說:「隨手能用就行了,沒必要講究什麼美觀。」
她的小女兒,從小穿得破破爛爛,全身都是別人送的舊衣服。

親戚看不過去,給孩子買點新衣服,卻全被她給人了:
「小孩子不懂什麼是美,而且長得快,買新衣服太浪費錢。」

情人節,老公給她買了束玫瑰花,她卻看都不看就扔到一邊:
「買這玩意兒白白浪費錢,還不如買點熟食更實惠呢。」

正是因為有太多這樣不重視審美的人,才將日子過得毫無儀式感。
沒有恰當的審美,生活只會越來越無趣、越來越枯萎。

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解救不了。」
一代人的審美缺失,將會造成下一代的惡性循環。

如果你不捨得花錢帶孩子去藝術館、博物館,
而是帶他去看這樣令人滿頭霧水的免費景點......

那麼你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事實:
未來是一個創造力與藝術能力當道的世界,
從小缺乏審美的眼光,孩子將無法擁有強大的競爭力。

中國式審美,曾經真的美過。
焚香飲茶,插花制香,既美麗又浪漫。
恐海棠睡去便燒紅燭,懂得體會畫船聽雨眠,懂得欣賞微雨燕雙飛。

「人面含魚的彩陶盆,古色斑斕的青銅器;
琳瑯滿目的漢代工藝品,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
筆走龍蛇的晉唐書法,道不盡說不完的宋元山水,還有那些著名的詩人作家。」

宋徽宗 《瑞鶴圖》(局部)
我們的中華文化有著深厚的底蘊和根基,
值得我們去尋找、品讀、學習。

而如今,對實用主義的追捧、
對美學教育的不重視,讓審美越來越變成了一場笑話。

馬雲曾在一次演講中說過:未來,孩子不懂藝術將會沒飯吃。
這不是聳人聽聞,而是未來高度人工智慧化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不光如此,愛美,對一個人的修養,
以及生活幸福感的提升,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果一輩子匆匆忙忙,忽略過程的美,是怎樣的生活品質?
懂美的人,從一花一葉,一粥一飯中,都能感受到美好。

願你我能學會欣賞美、發現美,並讓下一代從小接觸美。
不要讓可怕的審美缺失,毀掉了三代人。

共勉。
【珍編結語】
想想以前的年代,每個女星美得都不同。
王祖賢、林青霞都各有各的自然美,
她們的容貌都是極美,卻很有鑑別度。

如今的女星,美則美矣,但確實都太像了。
當事人若覺得開心好看,其實也無妨。
網紅不可怕,可怕的是千遍一律得網紅臉受到追捧
我們在意的是世人對美的標準是否矮化。

一樣的臉蛋,一樣的妝髮,一樣的穿著
一群閨蜜一起拍照,竟然分不清誰是誰...

如今文盲,在義務教育之下基本絕跡
但美盲,卻在越發心靈疲乏的現代,趨近相同

生活需要美,需要薰陶
脫離電視,多逛逛美術館吧
真正美好多樣的,總是那些隱藏起來的。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