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這是多少孤寡老人的真實寫照?

隨著現在的人對於個人情感的逐漸開放,離婚率也隨之升高。
放眼社會,很多的家庭都是再婚家庭,
但是從我瞭解的情況而言,幸福指數高的卻寥寥無幾。
幾乎沒有幾對再婚家庭是“因為愛情”走到一起,
而僅僅是抱著找個順眼的搭夥過日子的心態,對於生活品質基本無要求。
從小生活在農村,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就是在中老年時女人喪夫一般不會改嫁,
就這麼一個人把兒女拖大了;
而如果是男人喪妻,往往會再找一個老婆。
所以,小編的村裡有很多寡居的婆婆,也可能是女人的壽命普遍比男人的長吧。
這裡有一句老話,“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真是這樣嗎?
生老病亡,各安天命,人的壽命各有不同。
夫妻倆總會有一個人先走,那麼被留下來的那一個就顯得孤獨寂寞。
說實話那時候還沒有計劃生育,村裡的老人家生的孩子都不少。
養兒防老也是中國的傳統,但是說滿堂兒女,還不如半路夫妻。
這不是說兒女不孝,打臉了無數的兒女嗎?
其實,老話並不是在打臉兒女的孝心,而是表明一種真正的現實。
是說,即便兒女都有孝心,但是子女畢竟也有自己的小家庭,
還有子女在外打工打拼事業的,為了生活都不容易。
而老人老了,也沒有什麼娛樂活動,他們只需要一個可以嘮嗑的人,
平常身邊有個人,可以關心冷熱,天冷了給你加件衣,
感冒不舒服給你端茶送水,互相也有個照應。
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卻是很多子女都做不到的。
因為老人也是疼子女的,他們知道子女也忙著家庭事業,
一點小事不想打擾子女,平常有一個電話就滿足了。
只要孩子過得好,自己孤單點也是值得的。
有人會說,那老人也可以找朋友一起,幾個老人在一起不也挺好的。
確實可以,但有一點很現實的是,老人的同齡朋友們正在一個個辭世,那種孤獨感更是強烈。
小編記得外婆以前愛打麻將,麻將搭子也是幾個老婆婆,
後來有一次去外婆家我問“阿婆,你怎麼不去打麻將了?”
她平靜地回答“隔壁李婆去世了,三缺一,年輕人不跟我們老人打的。”
我頓時心裡五味雜陳。
所以,不管是原配夫妻,還是半路夫妻,只要彼此有點感情能夠互相照應,
也不必糾結是不是從一而終的,尤其是想守一輩子的女人們。
老伴老伴,一時不見驚叫喚。
七八十歲有老伴的老人心裡是最幸福的,要好好珍惜自己的另一半,
不然哪怕子女再多老了也會孤獨。
最後,對於“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你又是怎麼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