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為什麼孩子長大了就會和父母疏遠?父母的這種行為,是裂痕的開端

「他們只是我的父母,
並非我的朋友。」
很多父母聽著這話會很傷心,
但這是許多孩子的肺腑之言。
甚至,這
些被詢問者已經不是孩子,
而是已過中年的遊子。

孩子長大之後,
和父母疏遠,
這是自古以來的現象。
然而作為父母,
常常把不理解、
遺憾和抱怨掛在嘴邊。

甚至不客氣的稱自己的孩子是白眼狼,
卻從未認真思考和反思自己,
為什麼孩子寧願離家在外漂泊,
窮困潦倒也不願意求助家裡。

其實,
總結起來原因很簡單。
首先是我們常說的代溝,
因為父母和孩子生活的時代不同,
處理問題的方式也不同,
又沒有時間去刻意的彼此理解,
產生越來越多的隔閡後疏遠不足為奇。
但更深層次的原因而是:
父母並未在孩子需要理解和支援的時候提供溫暖。
這其實也是很多好孩子對父母的矛盾之處。
他們有著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事業有成,懂得孝敬父母,
可每次在孝敬的過程中,
都會出現誤會。

比如,我最好的朋友阿坤,
他其實是個十分優秀的人,
但無論他遇到任何困難,
有任何心事,
都會找我們這幫朋友傾訴,
而從不和父母表達。
他大學就到外地讀書,
三十歲不到就在四九城買了房,
在北京打工的那些年,
賺了錢,
還會請假帶父母旅行,
但父母從沒表示過開心,
甚至不停的說
「路太遠,浪費錢」
這是發生在阿坤身上的第N次同樣事件。

最早出現誤會,
是在小學一年級,
我記得很清楚,
他為了幫同學出頭受了傷,
回去不僅沒人安慰和表揚,
甚至一頓毒打。
再加上大學時的失戀,
其實那段日子,
阿坤是回到家鄉和父母同住的,
也會和我們聚會,
想以此來排解痛苦。
但知情的父母從未說過安慰的話,
還告訴他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這些上。

這是一篇寫給小朋友家長的文章,
說了這麼多,是希望,
當孩子小的時候,
就要明白,
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
需要的並不是你們的責怪,
而是傾聽甚至安慰;
他們想要和你們分享快樂的時候,
也請體會他們的付出和快樂。

愛,卻懂他們,
才能和孩子成為真正的朋友。
這就需要時刻瞭解他們的心理活動並做到以下幾點:
1、當懂事的孩子從不過問你的生活,就需要找話題打破僵局了
如果孩子已經懂事,
卻從來不過問你的事,
比如你出門旅行幾天,
孩子也不知道找媽媽,
或者孩子也不瞭解你所做的工作,
不知道你的單位在哪,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回家很早,
孩子也不會感到奇怪,
你的朋友他一概不知,
如果你承諾了他會帶他去公園,
但因為有時耽擱他卻都沒有過問,
那你就要反思了,
是不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太少,
溝通太少,
甚至經常不守承諾。

所以,
你要把你在孩子心裡的信用補上,
經常帶他接觸你的生活圈,
適當的場合,
帶他見你的朋友和同事,
多像朋友一樣聊聊天才好。

2、同在屋簷下,卻從來不談心裡話,這時就需要八卦一點了
如果孩子回家之後,
就直接進自己的房間,
除了學校有活動或者必要時才和你說話,
那你就需要注意了,
要把他當成自己的朋友一樣,
主動和他聊聊學校發生的事,
八卦一點,
也多和他們分享一些自己工作中的事,
尋找共同話題。

一定不要當孩子因義氣等感情付出而犯錯時責備他們,
只要孩子不出現原則性錯誤,
請站在他的角度嘗試共情,
讓他感受到你的支持。

希望每位父母都能和孩子成為摯友。

Reference:愛寶寶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