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掉越多,反而越幸福!好的人生,就是要不停的「刪減」!

在某期大陸節目裡,錢楓談起突然有天被汪涵刪了好友。
汪涵回道,范冰冰、陳坤我都刪了。
他直言當自己朋友圈人數達到一百多時,他就會覺得“有些可怕,要把一些沒有意義的,全都刪掉。"
汪涵說刪除好友後生活會變得相當輕鬆,所有時間都是自己的,非常自在。
現代社會,微信裡有一百多個好友根本不算多,汪涵卻說可怕。
一開始無法理解,直到不小心把手機弄丟的那兩天。
沒有立即找備用機使用,而是靜靜地寫了兩天的文章。
一開始也擔心會不會錯過重要客戶的電話,朋友有急事找怎麼辦,但這種焦慮很快的變成一種難得的輕鬆。
在那48個小時裡,去了收藏在口袋名單已久的酒吧,老闆認真地調了一杯雞尾酒。
去花店精心挑了一束花不滿足,乾脆買了幾個花瓶,擺設在房間合適的角落。
也去探望了好久不見的朋友,之前我們都活在彼此的微信朋友圈裡,上次見面已經是一年以前。
這也許是今年最閒最安靜的48個小時,卻可以讓人感到無比充實。
電影《購物狂的異想世界》裡,女主角是一個財經雜誌的記者,她購物成癮,不僅月光族,還欠了一屁股卡債,生活、愛情都弄得一團糟。
記得裡面有一句經典的臺詞:“這世界一團糟,是因為東西被拿來愛,而人卻被拿來用。”
身邊多少都有個“購物狂”,她說買東西是自己緩解焦慮的一種方式。
但她過得並不快樂,也常因為買東西的事情和丈夫吵架。
有一次,她抱怨自己的壓力太大,我建議她可以試著換一種活法,而不是一有壓力,就用買東西來發洩。
她聽了我的建議,刪除手機上的購物app,也戒掉網購的習慣,開始花時間下廚學做菜。
飯後和老公出門散步,也不再死盯著手機,搶微信群裡的紅包。
後來,我們再見面,她說從沒想到能有這麼多屬於於自己的時間,夫妻關係好像又回到了以前。
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中寫道:
不管東西有多貴,有多稀有,能夠按照自己是否需要來判斷的人才夠強大。
世界越來越焦慮,好像擁有得越多才能越幸福,但在不斷追逐的過程中,你有沒有等過身後的靈魂?
美國著名學者梭羅曾說,“如果一個人,能滿足於基本生活所需,便可以更從容、更充實地享受人生。”
丟掉的越多,反而越幸福。
我們的一生大約會認識27000人,而一直陪在身邊的,或許只有兩三個,與其低品質地社交不如高品質地相處。
給人生做減法,不是讓你碌碌無為,不是讓你放棄追求,更不是讓你給懶惰找藉口。
而是讓你時刻明白:何人、何物、何事對你才是最重要最寶貴的。
可以安排每天給自己一小時空白時間的習慣。
所謂空白,就是不社交,也不購物,儘量保持一個與自己獨處的狀態。
在空白的時間裡,可以讀喜歡的小說,可以研究最新的甜點,可以安安靜靜地看一部老電影。
也許一個小時並不多,但卻可以享受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
當你把買十件衣服的錢拿來買一件衣服,你的衣櫃就經典了;
把做十件事的精力拿來做一件事,你的事業就經典了;
把零亂複雜的情感聚集在一個值得聚焦的人身上,你的愛情就經典了。
你的人生,開始刪減的時候,正是增值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