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蔡康永:誰說「情商高」是忍出來的?大膽練習「3堂課」「說話大師」非你莫屬!

很多人以為情商高就是沒脾氣,
很會忍耐,其實不是這樣的。

蔡康永曾說情商高就是懂得舒服地做自己,
既不為難自己,又不使自己惹上麻煩,
讓自己的情緒可以順暢地表達,
才能讓自己和世界都開心。

何炅是大陸知名主持人,出了名地會說話、情商高,
但蔡康永遇上他,似乎連何老師都關於下風。

心理學認為,當真實的情感與想法得不到表達時,
它們並不會自動消失,而是被壓抑了下去,
從而轉化為抑鬱或焦慮的心情。

一個高情商的人,
應該懂得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壓抑它。

前兩天,看了金馬獎頒獎。
原本只是為了看明星,
卻被擔任頒獎人的蔡康永吸盡了注意力。

開場時,主持人調侃了他和小S這對拍了電影,
卻沒有入圍任何獎項的金牌搭檔,
語氣犀利近乎刁難:「因為你們這次沒入圍,所以底下沒你們的位置。」
而蔡康永巧妙地回答道:「所以我們是來主持的。」

四兩撥千斤,在春風拂面般化解了自己尷尬的同時,
也給了主持人接話的機會,引得台下笑聲一片。
和頒獎典禮中耀眼的大牌明星們相比,
蔡康永更像是一顆明珠,守護在自己的角落中,閃爍著
獨特的光芒,雖然不一定很灼目,但卻完全不會被週遭所掩埋。

而現在,一提到蔡康永,
除了名嘴和康熙來了之外,
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高情商,會說話,
高情商也幾乎成為了蔡康永的一個標誌詞,
牢牢地固定在他的身上。

他在《奇葩說》裡的靈魂搭檔馬東,
就曾經這樣評價過他:
「如果有人能在情商領域做到知行合一,
理論與經驗俱有,這個人,一定是蔡康永,一定只有蔡康永。」

是啊,在星光璀璨的娛樂圈中,
向來都不會缺乏經驗豐富、能言善辯的主持人,
但卻只有蔡康永,一定只有蔡康永,
才能憑藉著自己的高情商脫口而出,贏得眾口一詞的讚美。

比如在某一期奇葩說的節目裡,
何炅在大家投票前說到馬劍越的辯論能力很爛,
這時候蔡康永對何炅說:「你現在這麼說會影響大家的意見,你不可以這樣做。」

可以看出,何寶寶臉上有點不高興了,
剛出手就被截胡的感覺,不太好受啊。
何炅立馬說道:「她真的辯得挺爛的」,
蔡康永依然是擺擺手笑道:「你怎麼可以在投票前這麼講呢?」

何炅還是不依不饒解釋了一下,
為什麼馬劍越辯論得爛,
蔡康永依然是堅持自己的主張:
「你不可以這樣做,影響大家的投票意見。」

換作一般人,
可能就要開始懟起來了,
但蔡康永一直是微笑著去講自己的觀點,

何炅如果再爭辯,就顯得有失風度了。
所以最後何炅也只能賣個關子,
舔了舔嘴唇說,咱們現在開始投票吧。

從始至終,蔡康永一直掌握著談話的節奏,
他知道何炅不會因為這事而發飆,
同時他也始終保持溫和、放鬆的態度,
既表明了自己的真實態度,
又不至於讓對方難堪,也獲得了別人的敬重。

那麼,要怎麼練就自身的高情商呢?
蘇格拉底曾説:“認識你自己”。
高情商不是天生,而是後天養成,
下列三大途徑助您練習:

第一種途徑:

控制和質疑觸發憤怒的想法,獲得“緩和性信息”。
比如,當情商高的人被同事侮辱時,
他們便可能會從腦海中調出“緩和性信息”:
這時,他們的憤怒便會受到控制。

第二種途徑:

生氣時試着離開對方,
換個能讓你心情舒坦的環境,
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或是散步等積極的運動,
以及深呼吸、肌肉放鬆等方法,
對擺脱諸如憤怒、悲傷、壓抑等負面情緒皆有奇效。

第三種途徑:

在憤怒或敵意想法剛剛萌芽時就把它們遏制住,
並且把它們寫下來。尤其這種方法在憤怒升級為“暴怒”之前,
比較有效。

綜合以上,高情商的人,
能夠化焦慮為自我激勵。

當人們處於過度的焦慮狀態時,
注意力會被破壞,並將無法有效接收或者處理信息。
比如,一個在考試中超級緊張的人,
是無法順利完成答卷的;

一個在演講中對台下的人羣感到緊張與害怕的,
勢必將語無倫次,不知所云。
而高情商的人,則能夠很好地利用預期的焦慮,
比如即將到來的演講或者考試,從而取得滿意的結果。

總原則是:不要改變自己的性格,而是摒棄不當行為,
替換成更加合適的做法,克服不良傾向,
養成新習慣,改善別人對你的印象唷。
共勉之。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