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人生最高境界,不過這三句話,如若做到,前途不可限量!

南懷瑾 ,1918年3月18日出生於中國浙江溫州 ,中國 當代詩文學家、佛學家 、教育家 、中國古代文化傳播者、學者、詩人 、武術家 、中國文化國學大師。 歷任臺灣政治大學 、臺灣輔仁大學 及中國文化大學 教授。南懷瑾 生前著作多以演講整理為主,精通儒 、釋 、道 等多種典籍,全身心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建設與傳播。

他對人生有著很多的精彩議論,夾雜在他對儒釋道經典的解說中,每一句都體現著他的學問和修為,每一字都體現出一種通透的質地。這樣智者的人生感言,極為難得,值得我們高度重視和一再領悟。今天和大家分享南懷瑾先生的一生所悟,人生最高境界:
佛在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簡短的三句話,道出佛、道、儒三家智慧精髓!

佛家治心:人應心存仁慈之念,懂得為他人著想。積累福報,達觀處世、利己利他!
道家治身:人當有節,有節乃高,有寵辱不驚的境界,不媚權貴的傲骨。行得正坐的直。
老子有言的: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真正合乎天道的做法,應該把自己從高高在上的功名富貴之巔上,降下來,並和他們保持安全距離。以免他們倒塌的時候,也把自己埋葬了。

儒家修身:做到“內省”,規范自己的言行,加上一顆入世之心。
“修、齊、治、平”儒家之精髓。所以自孟子之後,無數讀書人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為人生目標,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佛道儒三教合一,相輔相成,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人格,瀟灑看待這大千世界。

李嘉誠先生,教導家人:“做個仁慈的獅子,要有慈悲之心,更要有反擊力量和尊嚴”也是對這三點最好的詮釋!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俗話說:求人不如求己,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用能力證明自己,才能從容過生活!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做自己生命中的主角,而不是別人生命中的看客,其次,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有能力者才能成大事。縱觀這三千年,其實仔細體會,所謂的功名利祿,最終都會化為一抔塵土,隨風而去。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