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侶的層次,決定你的人生「高度」!一個好女人在家庭中是多麼重要!

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要比男人高一點,因為女人會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著她的丈夫,甚至在生活中也影響著孩子的發展,以至於改變整個家庭的風水。
古時候人們娶親,媒婆說的最多的一句話,這姑娘一看就是個旺夫相,所以旺夫對於人們來說是非常在乎的。
電視劇《延禧攻略》正剛大結局,劇中嫻妃原本剛正不阿,安貧樂道。
儘管高貴妃三番四次延攬,純妃也是多次想把她拉攏為伍,嫻妃依然堅定不移,不倒向任何陣營。
始終保持初心,不願陷入勾心鬥角當中。
但為何後來改變那麼大?
嫻妃的母親一直嫌棄其父親無能,於是逼年輕的弟弟長壽出去找門路。
弟弟長壽因賄賂官員入獄,而且在獄中得了重病,嫻妃拿著皇后賞賜的銀兩托人帶回去給弟弟治病。
嫻妃的母親卻沒給弟弟看病,而是尋死覓活地逼著其父親拿著這筆錢到處去賄賂官員救弟弟,不料中了高貴妃的計謀,其父又因賄賂罪名入獄。
因嫻妃沒有向皇帝求情救弟弟,也沒有接受高貴妃和純貴妃的幫助。最終弟弟病死牢中。
母親悲痛向嫻妃哀嚎:「你自個兒清高,要當好人,額娘千錯萬錯,我對得起家族,你呢?你在這紫禁城裡,活得連狗都不如,你對得起誰啊!你給我聽好了,咱們家破人亡,都是你的錯,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事情,就是生了你這個無能的女兒。」說完就撞牆而死。
親眼目睹母親撞死,嫻妃悲痛至極,腦中不斷回想起起母親臨死前說的話。從此就變得陰險惡毒。
嫻妃第一個就手刃了嘉嬪,然後高貴妃、皇后和皇后的兒子相繼而死。
嫻妃母親先後逼迫了自己的丈夫和兒子,現在又成功地逼贏了嫻妃,如她所願。
嫻妃當上了皇后,擁有著她所期待的錦繡前程、榮華富貴。
但嫻妃還是原來那個嫻妃嗎?
她失去了自我,睡覺做噩夢,還能像以前那麼無愧於心嗎?
可見一個母親對家庭的重要性,把自己虛榮的願望寄託在丈夫、兒女身上,逼迫善良正直的丈夫和兒子犯罪,逼迫女兒徇私枉法,踏入歧途。
結果,她扼殺了丈夫的仕途,兒子的生命,女兒心安的快樂。
這一切的不幸,都是拜她所賜!
本來追求上進和錦繡前程沒有錯,但她不應指錯道路。
都說男人是家裡的頂樑柱,其實妻子才是家庭的「定海神針」。
妻子,影響著丈夫的人生高度。
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個寓言故事:一個女人看不起自己的丈夫,嫌他膽量小,不敢做大事。
丈夫不服氣,一直想找個機會證明給妻子看。
一天,丈夫偷偷爬到了一棵大樹上,然後坐在樹叉上對樹下的妻子喊:「怎麼樣我膽量夠大吧。」
妻子鄙夷地說:「這算什麼,把手鬆開才算膽大呢。」
於是丈夫把抱著樹幹的手鬆開了。
妻子又說:「這還不算膽大,要站起來才算厲害。」
於是丈夫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妻子又在下面說:「如果能摘到遠處樹枝上那紅色的果實才是真正有本事呢。」
於是丈夫慢慢地向那果子靠近,可是樹枝太細承受不了男人的體重便折斷了,那個一心想證明自己勇氣過人的丈夫竟掉在地上摔死了。
妻子趴在丈夫的屍體上嚎啕大哭,她終於相信丈夫是勇敢的了,但已沒有用了。
一個「好丈夫」,可以是他自己用心琢磨出來的,可以是生活的磨合薰染出來的,也可以是妻子因勢利導影響出來的,但絕對不是強勢的姿態所硬生生打造出來的。
妻子的嫌棄、數落和挖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丈夫的決定,總有一天會像火山那樣爆發。
以前在我工作的地方認識一名美術老師,因為談得來,她跟我說起過一段她跟她老公創業的故事。
多年前他老公做生意虧了10萬塊錢,這10萬塊都是兩個人共同借來的。老公夜不能寐,憂心忡忡。
老師安慰說:「不就虧了10萬塊錢嘛,沒什麼大不了的。」
後來老師拼命地接了很多美術專業的畢業生的授課,幫忙還債。
他的老公因為老師的鼓舞,振作了起來,如今早就開了自己的公司。
假若換作其他女人,有沒有可能是一頓埋怨和責備。
「你就不是做生意的料,你那麼蠢還想著做生意……」
「以後再也不要跟我提創業……你就老老實實給我找份工作。」
那還有後來什麼事嗎?
也許你會說,男人才不會聽婦人之言。
但丈夫和妻子之間的相互影響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我們最在意的、最想被肯定和理解的除了父母,就是另一半。
電視劇《一僕二主》中有一句經典臺詞是這樣說的:對於一個男人來講,最重要的事情是找一個什麼樣的妻子,不同的女人決定不同的人生高度。那些成功的男人背後少不了一個默默付出且不斷鞭策他進步的女人。
就連股神巴菲特也曾說過:「我這一生最重要的投資不是購買了哪檔股票,而是選擇了誰成為我的伴侶。」
妻子影響著孩子的未來發展。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家庭是人們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
而母親是孩子第一任老師,有句俗話「看孩子,先看娘」,可見下一代的成材與否與母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比如古代文人歐陽修,他是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四歲就沒了父親,從小便跟著一直守寡的母親鄭氏長大。
他的父親當過地方官,為人正直、好客,家中門庭若市,經濟也寬裕。
他去世後,家境逐步貧寒,後來竟到了「房無一間,地無一壟」的地步。
歐陽修稍大些以後,鄭氏想方設法教他認字寫字。
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邊長著荻草,突發奇想:用這些荻草稈在地上寫字不是也很好嗎?
她就用荻草稈當筆,鋪沙當紙,開始教歐陽修練字。
歐陽修在地上一筆一劃地練習寫字,反反復複地練,錯了再寫,直到寫對寫工整為止。被後人傳為佳話。
景佑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評時政,被貶饒州。歐陽修為他辯護,也被貶為夷陵縣令。
歐陽修的母親說:「為正義被貶職,不能說不光彩。我們家過慣了貧寒的生活,你思想上只要沒有負擔,精神不衰,我就高興。」
歐母的這種教育對歐陽修後來的發展,是不言而喻的。
拿破崙也曾說:「孩子的未來是好是壞,取決於母親。」
如果嫻妃母親也能像歐母這樣賢明,像我的那位美術老師朋友那麼理解丈夫。又怎會落得如此下場。
俗語說:一個好女人旺三代,一個壞女人毀三代。足見一個女人在家庭乃至在整個社會的地位,是多麼的重要!
對於丈夫,要做好後援和參謀。對於孩子,要言傳身教,指引正道。
所以,作為女人更應不斷的成長,去提高自己。掌舵好家庭幸福的方向。
飾演嫻妃的余詩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