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婚戀就幸福?蔡少芬:10年婚姻教你,〝結婚教戰守則〞讓幸福更容易
婚姻的神聖的事情,長期、固定、有感情,對愛情忠貞不渝的人總讓人特別敬重。王小波曾這樣說道。
而蔡少芬,來自香港的演藝一姊,當年與丈夫的戀情可以說是完全不受眾人看好!如今,她和老公已經結婚10年了,依舊和過去一般非常恩愛。
這樣的她,自有自己的婚姻相處之道,讓我們一起看看她如何維持恩愛的10年夫妻生活吧!
蔡少芬的婚姻是自由戀愛,讓很多人想起了一個問題,是不是自由戀愛比包辦的婚姻滿意度更高?
研究表明,在前5年,一般自由戀愛比包辦的婚姻更讓人滿意,但在5年後,滿意度就慢慢下降了,到第十年的時候,甚至就到谷底。
在婚姻中,如果有孩子的話,一般在學習小學的時候,就會迎來第一波離婚的高峰時期。
其實婚姻是一場企業關係,兩家公司合併,如何合作項目,比如生幾個孩子,住在哪裡?經濟收入怎麼分配等等。
她的10年婚姻告訴很多人,結婚前要了解下面這些事,生活的滿意度才會更高。
比如,和伴侶要有足夠的溝通,要清楚了解對方,這樣才不會那麼容易離婚,也不會誤解對愛的很多感受。比如說,愛和興奮、激情有哪些不同?
他說愛你的時候是不是真的愛對方?除了激情,是否還有其他一些關懷,欣賞、保護?如果感情淡了,有沒有想過以後要怎麼過?有沒有哪些比較介意的事、缺點,這些都是需要溝通的。
只有充分了解,彼此才可以了解愛的意義,避免因為迷戀、新奇或性的刺激產生很多關於愛的錯覺。除了這些愛的感受外,還要明白同樣重要的還有責任、義務等。
關於結婚後的生活要怎麼度過?
之前,一個同事,她在結婚前就和老公商量,婚後不生孩子;後來因為老公父母、其他人的一些壓力,對方反悔了,
但她還是不願意生,就為了這件事,後來離婚了。這樣的情況在生活中也有很多。
所以在結婚之前,要想清楚自己結婚後很多的生活面貌,不論是雙方父母的價值觀,還是許許多多的生活細節,看待事物的一些看法、金錢觀、消費觀,這些小事,都是關乎你倆的大事。
有研究表明,信息、實質、自尊、網絡、情緒是一個人身心健康的關鍵因素;所以在結婚前要了解清楚這些東西。
第一個,信息;就是關於婚姻中遇到的問題,比如教育,你能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建議。
第二,實質;指的是在結婚後,足夠的經濟能力,才能過上自己想要的基本生活,這也是目前年輕族群不敢婚的一大原因。
第三,自尊。雙方在相處的過程中,是不是互相欣賞,沒有一方貶低或高看自己。
第四,網絡,有沒有和對方的親戚、朋友建立起一種歸屬感,產生聯結,達成很多共識。
情緒方面能傾聽對方的想法,給對方足夠的鼓勵,有沒有同理心等。這些都比較好的人,他的身心是比較健康的,面對壓力的時候,也會非常積極的解決。
如果一個人,他的條件很好,但任何方面有所缺乏,那他都不是一個理想的結婚對象。在相處的過程中會遇到更多的問題與壓力,很容易就會摧毀這段婚姻。
還要想清楚一個問題,是否能接受對方的缺點,想清楚對方的缺點。如果對方的缺點是很難忍受的,就要慎重考慮了。婚姻中還有很多外在的一些變故,比如生意失敗、失去孩子等等,都是非常考驗人和一段關係的。
多想想那些在婚姻中可能面對的困難、錯誤,想比沒有想,或想得很順利,會讓你更容易接受,更能一起度過一段婚姻。
還有要注意的是,面對困難的一些心態,要寬容和諒解對方;要包容彼此之間的差異和不同,對方的缺點。
對方並不完美,要把他看做一個真實的人。不要太苛刻要求對方,這樣很容易會失望,要用積極的情緒去經營一段感情。
包容和原諒,是我們要學習修煉的一種技能,要不斷地學習,特別是在面對困境和痛苦的時候。
在結婚前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弄清楚的,比如彼此對婚姻的上限是什麼?底線是什麼?哪一些事情是絕對不能做的,會有什麼後果。
要經常跟對方分享自己的一些不完美、缺點,更要仔細傾聽對方的不完美、缺點。
要有擔當,共同承擔責任的勇氣和義務,不能把婚姻中的責任,撫養、教育孩子的責任,都放在一個人身上。
要經常跟對方分享,一起分享快樂、痛苦。平時面對痛苦的方法,紓壓方式是什麼?都非常重要!
現在很多人面對婚姻問題的時候,一有矛盾和衝突,總是很容易就放棄,而不是像之前很多人那樣去嘗試修補。如果總是這樣面對和解決問題,無論走進多少段婚姻,都注定會失望、失敗。
沒有絕對完美的婚姻和關係,只有學會踏實生活,互相磨合才能成就婚姻。
婚姻不是因為它像我們想像中的那個樣子,我們才去愛它,而是因為我們愛它,它才慢慢變成我們想要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