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超前教育危害多,“『慈母』多敗兒”!哈佛教授:請該適當讓孩子受點「氣」!

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為人之所不能為。教育孩子亦是如此,
那種完全賞識而沒有懲戒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其實也會「害」了孩子。

哈佛教授在一次演講中,引用了兩個案例:一個男子在馬路上持刀捅人,導致對方重傷,到了派出所交代動機時,他竟然說對方小時候欺負過他;一個女大學生撿到了室友的錢包,主動還給對方,室友卻懷疑錢包是她偷的,這個女大學生竟然直接從宿舍樓跳下去自盡。

上面這兩個案例中的當事人,都是因為一點小事就受不了,因此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一個是衝動,一個是脆弱。哈佛教授直言,案例中的人物性格的缺陷,究其根本原因,其實都是因為沒有氣量,而反觀他們的家庭教育,都是從小就被父母寵慣了,受不了一點點委屈,才會導致長大後心理出現問題。

當然我們說的這些案例都是比較極端的,但是如果孩子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能忍受一點委屈的,那麼孩子長大後很難擁有健康的人格。大家看那些成功的大人物,哪一個不是承擔了常人不能承受的壓力,方能有一番作為,如果他們也遇到一點誤會就跳樓,遇到一點矛盾就報復,只怕很難有成就。

有一句古話叫“慈母多敗兒”,其實到現在仍然很有教育意義。很多人眼中的母親都是慈愛的,但是母親在家庭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母親的性格以及教育方式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家庭中,父母對孩子都是百依百順,不忍心斥責,也不願意讓孩子受一點委屈,但正是因為這種“不能讓孩子受一點委屈”的教育方式,讓太多孩子性格和心理出現問題。

哈佛教授直言:性格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氣量大小對孩子將來能否成才至關重要。古人講“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說的也是這樣的道理。想要孩子成才,需要適當讓他吃點苦頭、受點氣,否則將來難當大任。

而現在又有多少家長明白這個道理?很多家長為了哄孩子開心,可以說是放下了做父母的尊嚴,一味討好,有些孩子正是抓住了父母這個“軟肋”,要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耍性子“要脅”父母,久而久之,孩子們在家裡成了“小皇帝”“小公主”,但是各位家長有沒有考慮過,他們將來到了社會上,有多少人能像父母一樣寵著他們、順著他們?

哈佛教授認為,現在孩子們就是因為在家庭中被慣壞了,長大後到了社會上就很難改過來了,換句話說,他們習慣了順境,再也無法接受逆境!因此,哈佛教授提醒各位家長:凡事都要獎罰有度,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七八分的鼓勵加上兩三分的責罰,這樣的放肆最有利於孩子的發展,在這種方式下教育出來的孩子,更容易有出息。

各位家長,別再過分寵溺孩子了,適當讓孩子受點小氣,承受點小委屈,並不能讓他們少塊肉,反而會增加他們承受壓力和挫折的能力,有助於他們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性格,對孩子將來的發展,可以說是百利而無一害!這是家庭教育中的一種大智慧。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