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命理

佛說:心無罣礙,無有恐怖!

人心中的罣礙,影響我們的清淨根性,也影響了我們的修行。
罣礙和恐懼,都是由於我們心中的「愛」才生起的。
如果不那麼執著於自己的形體,怎麼會害怕死亡?
如果不那麼希望與自己的至親、所愛在一起,怎麼會害怕離別?

這裡有一點需要弄清。
愛引起罣礙,並不是教人不要有感情,而是要人們看清五蘊皆空的根本規律,不要執著於和規律相反的表象之中,追求不可得的永恆。

那麼,我們對於這個世界、對於生命,應當具有怎樣的態度呢?
應當像一句偈語所說的:「隨流去」。
我們看見鮮花開放、流水濺濺,當然會感到欣悅,但是同時也該明白,正是因為水不斷流去、鮮花不斷凋零重放,才有眼前所現的美麗世界。

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永生而沒有死亡,那麼就如同一潭死水,無法更新,也無法前進了。
認清這個規律的人,應該以達觀的態度來面對生死問題。
畢竟,沒有死亡,也就無所謂生存了。

沒有人能夠告訴我們,死亡是一件怎樣的事情。
談論死亡的人還沒有死,已經死了的人無法談論死亡。
沒有人能夠告訴我們另一個世界的真相,那麼我們又在害怕什麼呢?

有一個老師父,帶著一個小徒弟,從一家做喪事的人家門前走過。
小徒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不斷地追問師父:「死是什麼呢?死了以後人會去哪裡?那邊的世界怎樣呢?有靈魂嗎?有鬼神嗎?」
師父什麼也沒說,只用手在棺材上敲了三下。
小徒弟感到很困惑。

又過了幾十年,原來的老師父已經不在了,小徒弟也變成了老師父。
這時,他對於生死已經有了些領悟。
一天,他帶著一個小徒弟,路過一家正在辦喪事的人家門口。
那個新的小徒弟就像當年的他一樣,跟在他後面問各種問題。
而他在那個瞬間,明白了他師父在幾十年以前的開示。

於是也用手敲擊了三下棺材。
他是在透過叩問已死者的方式,來暗示自己的徒弟,死亡這件事情是有生者永遠不會明白的。
而對於已經經歷死亡的人而言,死亡除了沉默,又有什麼其他答案呢?
這個問題是我們永遠無法追問的。既然無法追問,又害怕些什麼呢?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