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好吃訣竅,記住這3個小技巧,蒸出的饅頭蓬鬆暄軟又好吃!

在我國的大部分地方,吃一頓飯是很講究的,要有菜,有粥,還一定要有主食,尤其是對於北方的家庭來說。
而在主食中,出鏡率最高的應該要數饅頭了。小時候最喜歡吃的就是姥姥蒸的饅頭,又香又軟,可惜姥姥不在了,再也吃不到這種味道了。雖然說隨著國家的發展,許多行業都興盛了起來,在外面也能買到剛出鍋的饅頭。但是買來的饅頭味道終究是差了些的,而且他們使用的什麼麵粉我們也是不知道的,所以還是喜歡自己蒸,但是自己蒸出來的饅頭比買來的還要難吃,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這些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只需要告訴大家三個小技巧,就可以讓你蒸出來的饅頭變得非常好吃。第一個小技巧很簡單,我們在蒸饅頭之前,把面調好了都要先使用酵母發酵,發酵過後的麵糰蒸出來的饅頭才會很柔軟。
在我們把面調好了之後,發酵的時候可以不使用酵母,換一種方式。在調好的麵糰上挖出來一個小坑,然後拿出來白酒,把白酒倒進小坑裡面,然後放置到一邊正常發酵就行。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白酒一定不要倒進去過多,否則很有明顯的苦澀,吃起來就不好吃了。
第二個技巧也是關於發酵的。我們在調面的時候,可以在麵粉裡面兌進去一點蜂蜜,蜂蜜也不用太多,大概一斤麵粉裡面加二十克左右蜂蜜就可以。相比白酒,使用蜂蜜的話,發酵的時間會稍微長一些,不過蒸出來的饅頭會非常好吃,既有蜂蜜的香味,也有淡淡的甜味。如果家裡沒有蜂蜜的話,也可以使用白糖來代替,只不過這樣就需要放酵母了,雖然說放白糖的饅頭味道肯定不如蜂蜜,但是白糖可以大大縮短髮酵的時間。
我們都知道,即便是質量再好的麵粉,也都會有一股酸味。酸味的存在與否對於饅頭的味道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們在發酵的時候,可以在麵糰裡面加入適量的鹼,鹼可以去除饅頭中的酸味,會讓蒸出來的饅頭變得很好吃。
不過大家要注意,千萬不要放鹼太多,否則蒸出來的饅頭會變黃,而且吃起來會有很重的鹼味,一點都不好吃。放多少鹼合適呢?我們可以先少放一點,然後把調好的麵糰切開,看切面的氣孔,如果氣孔為芝麻大小的話,就說明鹼的分量正好。
看完上面的內容,大家可能也總結出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饅頭的最終味道如何,跟發酵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只要做好了發酵這一步,饅頭自然就會變的很好吃,這個幾個小技巧一定要記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