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理財

練太極意義是什麼?修身養性外還有哪些幫助呢?

最近,一段太極拳被綜合格鬥KO的視頻在網上盛傳。練習MMA的徐曉東隻用13秒就KO了自創“雷公太極”的雷雷,數拳之下,對方倒地不起,鼻血長流。網友們都在討論說,關於太極等傳統武術是否打不過競技格鬥的問題。筆者倒是認為,探討太極拳和現代格鬥術誰更厲害這類話題意義不大,甚至可以說是舍本逐末。

在一切體育運動都商業化的時代,無論太極還是格鬥,都擁有各自的商業版圖。在一場非正式的比試中,太極拳表面上是給打趴下了,但是在商業上,中國內地太極拳背後龐大的商業利益鏈條,卻是完爆了包括散打、綜合格鬥等等在內的現代格鬥。在所謂的“拳術”背後的商業較量,恐怕才是更本質的較量。

說到所謂太極拳,一般人的觀念始終認為,這是一種適合中老年人強身健體的鍛煉方法。要說它能有多少實戰價值,一般老百姓其實也不大認同。說它是一種強身健體的體操,反而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描述。但我們在這幾年會發現一種變化,太極拳的培訓機構越來越多的宣傳其“實戰效果”,安放在太極拳身上的各類噱頭越來越多。這其中,有什麼門道嗎?

如果我們把太極拳視為一種商品的話,過去這種商品的主要用戶無疑是中老年人。但近幾年的太極拳實際上有一種“年輕化”的趨向。在北京體育大學的一項關於太極拳的市場調查中,當說到“太極拳”三個字時,有86%的人會聯想到老年人,83.3%的人會聯想到“動作慢”,超過61%的人會聯想到“健身”。

在關於“太極拳定位”的調查中,有超過86%的人認為其功能是強身健體。從太極拳的市場基礎來看,這基本上是“養老產業”的一個配套產業,用戶以中老年為主,功能主要是養生。基本上和格鬥競技沒有什麼關係。

然而,近些年的太極拳為了擴大用戶基礎,開始了“年輕化”的改革。據統計,2010年內地有傳授太極拳的500多所機構,其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由2006年時候50歲,驟然下降到37歲,近五年的練習者平均年齡還在下降。

為了適應越來越年輕的練習者,或者叫太極拳用戶的需求,那麼作為商業產品的太極拳必然需要加入一些年輕人喜歡的元素,例如格鬥、擒拿等等實戰的噱頭。一門原本屬於傳統健身操的運動就這樣被加上了過多的與“格鬥”有關的商業元素。顯然,越來越年輕化的太極拳用戶定位,一定程度上侵犯到了原本就主打年輕人群體的格鬥產業。於是,商業上的摩擦終於帶來了現實中的格鬥比武。

但這一次很快輸掉比試的太極拳真的輸了全部嗎?當然沒有輸。不但沒有輸,太極拳產業和格鬥產業在商業上根本不處於同一個重量級,任由格鬥怎麼揮拳,太極拳都是巋然不動。只要把兩者規模比較一下,就非常清楚了。

我們不單單說散打或者某一格鬥套路,就說個比較大的概念——搏擊,根據一份行業評估報告,中國搏擊產業在去年的總產值為220億元,其中的賽事轉播和培訓占到180億,其他的40億左右是器材用品。表面上貌似資金很多。不過,這個看似不小的市場,和太極拳的市場比起來實在是小巫見大巫。與比賽轉播占比很大的中國搏擊市場相比,太極拳的賺錢套路遠遠比這高明得多。

就拿兩百億左右的市場來說,我們僅僅考慮以打著太極拳文化的度假村、養生館、培訓機構等等加起來就遠遠不止這個數,再算上各種相關的周邊產品以及旅遊開發,其龐大的經濟總量更是難以估算。

舉個例子,假如某省的旅遊局決定發展“太極文化”,那麼國家資本就會支持下屬主要城市成立的一個數百萬注冊資本的太極拳文化產業公司,其下設的實體可能包括太極酒業公司、太極拳服飾器械音像圖書專營店、太極拳學校、太極養生大酒店、太極文化旅遊度假村等等多種產業,背後撬動的資本量將會非常之巨大。隻需要幾個這種體量城市的太極拳產業加起來,其資本量就完全可以與搏擊產業的總量相比。

為何太極拳商業開發如此活絡?本質上,就是因為這個行業自身並沒有什麼統一的標準,基本是各說各話,小動作甚多。通常來說,正宗的太極拳分為陳、楊、武、吳、孫五大門派,但在實際的商業操作經營中,其實是沒有一個統一的行業標準。

比如最近打輸比賽的“雷公太極”本身就是一個很雷的太極門派,門派掌門也不是什麼太極高手,無非半路出家練過一段時間而已。如果一個人隨便學幾招太極就可以搞出自己的品牌並進行商業化推廣,那麼所謂的太極拳就真的是一個內部非常混亂的行業。它和周星馳電影里的“人人有功練”幾乎沒有本質區別。

從輕輕一推就讓人飛出幾米遠的太極“大師”閆芳,到今天被短時間KO的雷公太極,太極這些年爆出的各類新聞實際上並沒有對這個產業造成多少損害,相反,曝光度與爭議帶來了更多的眼球效應。據不完全統計,太極拳練習者總數超過3億,假設每個人每月花在太極拳上的費用為100元,那麼這將是每年僅僅資金流入就達到3600億人民幣的產業。與中國的搏擊相比,就顯得龐大許多。

有人會問,目前情況確實是太極拳市場占優,但是未來呢?從市場的角度來講,太極拳和搏擊散打最後誰會勝出呢?其實非常明顯,你只要看看未來的中國,究竟是老頭老太的人數多,還是年輕人的人數多,便知道答案了。

據人口統計年鑒,中國45到64歲人口在2001年占總人口的29.4%,到2030年則會增加到42.2%。相反,29歲以下人口則從32%下降到25.5%。兩者增減趨勢一目了然。對於紮根於中老年市場,並且不斷向年輕人市場擴展的太極拳來說,顯然是大大的利好。

太極拳,可以說是武術界的廣場舞;太極文化,就是健身界的仁波切。其群眾基礎非常廣泛,外加無所不能、包羅萬有的產品衍生能力,帶來的巨大(幾乎是不可能被確切統計的)商業價值,自然是產業鏈較短、衍生能力較差的所謂什麼格鬥、散打遠遠不能相比的。

伴隨著老齡化社會不可避免的到來以及人傻錢多的基本國情,太極拳背後的商業帝國,其巨無霸的體量和未來的埋單者人數未來還會不斷增多。無論你喜不喜歡,也無論它在擂台上被擊敗或是獲勝多少次,都不會影響這個必然的商業趨勢。

Reference:理財生活通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