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跟周迅戀愛的他,如今45歲,歷經憂鬱症後重生!

每一個淡定從容的中年人,都曾在曲折人間,經歷過涅槃重生。這句話特別適合朴樹。
1、付出足夠多的代價,就會明白一些道理
朴樹最近參加了一個節目,跟阿雅一起去古巴遊玩。
剛到古巴,他就開始隨手撿垃圾,去江邊散步的時候,把別人釣上來的魚,扔回江裡。
高曉松曾經在書裡寫過和朴樹的一段對話——
朴樹說:「停車,你們把我放這,我要看夕陽。」
他們說:「我們走了,你在高速路邊上怎麼辦?」
朴樹說:「那不管,以後再說,你先讓我看夕陽。」
大概朴樹現在的性格就是,尊重任何生命,知道什麼最重要,不是名不是利,是生命中那些平凡又值得珍惜的每一刻。
阿雅問朴樹:「現在讓你看看年輕的時候,有沒有讓你覺得或者想起來很後悔的事情?」
朴樹說:「沒有什麼好後悔的,我覺得都是冥冥之中的,付出了足夠多的代價,就會明白一些道理。」
那些足夠多的代價,讓如今45歲的朴樹,變得更加簡單,變得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如何在混濁中保持自我。
2、九年憂鬱症,從36歲重新生長
當年一首歌,讓朴樹一夕之間紅遍全中國。
那個抱著吉他、眼神憂鬱、一臉不在乎的少年,用簡單又略顯滄桑的聲音,俘獲了那個年代所有少女的心。
2003年,在發表了第二張專輯後,朴樹從演藝圈消失了,在他名聲最旺的時候他選擇了隱退。
他只想純粹地做音樂,但換來的是讓他膩煩的通告和演出;他只想安靜唱歌,歌聲卻被臺下的尖叫聲淹沒。
他想做那個乾淨、單純的音樂少年,現實卻不從他願。這種狀態讓他痛苦不堪,最終患上重度憂鬱症。
他沒有找醫生,完全是自己熬著,試圖自己治癒自己,極少與外界聯繫。
走出憂鬱症之後的朴樹說:「36歲那年,我變成另一個人,從0歲開始生長。」
充斥世俗名利的演藝圈,人人都求自保。只有朴樹,堅持地想做那個乾乾淨淨的自己。
他不是與這個讓他厭惡的世界和解,而是選擇與自己和解。重新回歸的朴樹還是那個乾淨、堅持自我,沒有什麼慾望的少年。
3、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想留住的少年
在參加《跨界歌王》的時候,主持人問他為什麼願意來參加,他回答:「我這一段時間,真的需要錢。」
出道至今,他甚至沒有一套自己的房產,手機還是鍵盤式的諾基亞,出門坐三輪車還講半天價。他不是個愛錢的人。
他之所以參加那些他曾經不認同的節目,之所以與這個世界和平相處,就是為了捍衛和留住自己心底的那份純真。
生死離別,巔峰低谷他都經歷了,現在的他坦蕩蕩,心無掛礙,生命給予什麼,就去享受什麼。
4、做自己,是最貴的奢侈品
朴樹與周迅曾經有過一段戀情。
隨著《如懿傳》的大結局,周迅也數次上熱門搜尋。她變得成熟、穩重,臉上多了玻尿酸。
而朴樹,還是那個赤誠的孩子。
曾有人問朴樹:「你怎麼理解『少年』這個詞?」
朴樹回答:「不是因為我過於少年,而是我覺得這個國家的人提前都老掉了。」
堅持過、對抗過、勇敢過,不能說朴樹戰勝了什麼,至少他一直努力在保留什麼。
45歲的朴樹,遠不只是所謂的「少年」,他的內心有寬廣的世界、有堅定的方向,他知道自己該堅持什麼。
也只有朴樹,還能在熙來攘往的人潮中,一眼就能找到那個純粹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