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兩性

「我是為你好」,掙脫情緒勒索用八個字

從父母眼中看孩子,即使孩子已經成家了,在眼中還是自己的孩子。

可是從孩子的角度看父母,卻會覺得父母管太多,動不動就情緒勒索,還要自己活的是他們眼中的樣子。

對大多數人而言,是種困擾。

我有朋友到現在,雖然成年了,也出社會了,可是他們父母卻沒有跟著成長,管教方式還留在學生時期一樣。

從工作挑什麼、男女友要求什麼條件、穿衣樣式都有規定,甚至是有些父母還是沒事會進房間、開抽屜、拆私人信。

無論怎麼抗議,父母都覺得「我可是為了你好」。

而靜下心來想,父母的問題,搞不好是最單純的一種人際關係問題。

另外,職場的人際關係也是很麻煩。

因為你就算討厭某些人(如你的老闆)或是跟同事處不來,除非你離職,不然還是得每天八小時的跟他們待在一起,並貌合神離同心協力的把工作完成。

在這種複雜的人際關係裡,雖然相處時間長,但還好之處在於,你若學些管理知識,提升軟技能的影響力,雖不喜歡別人,卻也可以把事情做好 。

至於戀愛與伴侶的人際關係,相對麻煩了一些。

因為你得跟這個人長時間相處,不只是白天的八小時,而是晚上的十六小時。

你們得要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一起休閒、一起生活,如果相處不融洽,那接下來的人生根本是地獄了。

所以除了找到真愛外,你還得不斷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更成熟、更圓融、更有智慧,更知道怎麼避免讓事情走入惡性循環。

唯獨親子關係,我覺得沒有上面兩種複雜。

只要你過了十八歲,或最晚大學畢業,就讓自己搬出家裡;當你不需要每天都跟他們大眼瞪小眼之下,這幾乎就解決90%的問題了。

換句話說,以我的偏見而言,要跟父母關係圓融,起點其實就是八個字:經濟獨立、搬出家裡。

只要你能做到這兩點,其實誰也沒辦法真的干涉你。

做得徹底一點:解決他們認為你「不可靠」的擔憂

雖然不被干涉很容易達成,但其實大部分父母的干涉,起點恐怕都是出於善意。

只是這時代變動太快,他們過去覺得好的東西,在接下來的時代或許早已不適用。

更何況,孩子終究有自己的人生目標,所以父母喜歡的、以前遺憾的,也未必是孩子感興趣的東西。

所謂長大,不是身體成熟這種形式的長大;而是你開始從人生的全貌有想法、變成熟、有策略、理解自己以外的其他人。

換句話說,不是只是嚷嚷著要創業或是要追夢,而是把追夢該有的能力逐步養成、把追夢該做的事情做出明確的計畫、把追夢可能面臨的風險清楚認知,並做了很多事情去降低或是排除這些風險。

所以明理的父母,你不用衝撞,而是用行動來說服他們。

不過啊,也有些父母是因為恐懼而想抓緊你

但不免有些父母不這麼明理。

他們可能面臨一團亂的生活,你是他們未來生存的唯一希望與寄託;也可能他們有強烈的偏見與特殊的意識形態(仇富、仇貧、政治偏激、宗教狂熱、小時候的遺憾感太強、或對特定生活型態的嚮往),所以無論如何,就是希望你要100%的照著期待走。

這樣類型的父母,你確實很難用「我長大了」來說服他們。

因為他們完全不能理解你是獨立的個體,也不想理解,為何你會不嚮往他們嚮往的方向。

所以屆時,你該做的,就是盡早做好獨立的準備,年紀一到就立刻搬出老家。

孝順不是乖乖聽話,直到一家人同歸於盡;你若能活出更好的未來,讓父母能因為你而看到另一個世界,這也是一種孝順的形式。

每次聽到有人問,怎麼樣去解決父母過多的干涉?

情感勒索又是怎麼樣才能圓滑的處理好?

我也都沒多想了,就是趁你還來得及的時候,做出來給他們看,你是可以獨立的。

必須要讓父母也跟著成長,用一種放心的眼神看著你,並理解你已經長大,有能力活出自己,如此一來,真正的尊重,慢慢地就會滲透進來了!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