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健康

喝水也有大學問!3時機正確喝,健康無負擔!

不少人甚至一些養生專家也認為,多飲水有益健康,如“一天至少喝八杯水”(250毫升一杯)、“早晚各一杯水”等說法充斥媒體。飲水的理由主要有:早上起床空腹喝一杯水,可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飯前半小時喝一杯水,促進消化。運動前喝一杯水,有利於減肥。入睡前喝一杯水,防止重大疾病,等等。但也有人認為喝多了水,會對腎臟造成負擔,易讓腎臟功能衰竭,易影響到腎臟的健康。同時,太多的水會稀釋體內的電解質,從而導致電解質不平衡的危險。那麼如何飲水才是健康的飲水呢?
中醫認為,人體健康的狀態就是體內陰陽平衡,所謂“陰平陽祕,精神乃治”,而人體由於有新陳代謝,所以必須與自然界進行物質交換才能保證自身的陰陽平衡,人體缺少的需要補充,人體有餘的則需要排洩,任何成分的過多與不及,均可以使人體陰陽不平而導致疾病的產生。因此,雖然水是人體不可缺少物質之一,缺水肯定會對身體造成損害,但飲水也並非多多亦善,過多飲水甚至有“水中毒”的風險。

從中醫角度來說,水性屬陰,過多飲水也會傷及陽氣,故《黃帝內經》就有“形寒冷飲傷肺”的說法。從現代醫學來看,水中沒有任何營養物質,而從飲水到變成尿液排出,無疑要消耗人體的能量,而且各種物質的轉換運輸均需要特定的酶參與,過多飲水無疑會由於某種特定酶的不足而導致部分水液不能正常排出體外而停於組織之中形成中醫所謂的“水溼“。因此,對體質偏虛寒者,臨床反而不易多飲水,否則更傷陽氣而導致水溼內停,我們在臨床中大量觀察到由於平時故意多飲水而導致舌體胖大,就是典型的水溼內停脾胃的表現。
以上說明,過少或過多飲水均可能造成身體的傷害,而且人體對水的需求量也並非有固定的值,不僅因人而異,而且與人的狀態也有關係,所處地域(溫度與溼度不同)、勞動強度、生活習慣甚至體質不同,對水的需求都有較大的不同。如北方較南方乾燥,面板蒸發水分多,故北方人總體飲水量要大於南方人,夏天天氣熱汗出多則飲水量增加等。

因此,每天每天八杯水(2000毫升)肯定是不合適的,說得嚴重點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因為每個人對水的需求量是不同的。那飲水多少才是比較適度的呢?個人認為,人體有自我感知能力,飢了要食,渴了要飲,是人的本能,因此一般以口渴為標準進行飲水即可,或有人認為,口渴已提示人體處於缺水狀態,此時飲水已偏晚了。
但實際上是:人體自身有一定自我的調節能力,口渴時飲水完全不晚,恰如汽車的油表燈亮,此時加油完全來得及。當然,提前適量飲水也是可以的,因為人體自身有一定的調節能力,在調節範圍內的飲水或偏多偏少均對健康的影響不大。

總之:飲水以自我感覺為準,並沒有限定的量,口渴而不飲或不欲飲而強飲無疑均會對身體的健康不利。
 

Reference:cnread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