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親子

會玩的孩子更聰明,0-3歲親子遊戲要這樣做!

哈摟哈摟各位讀者~~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Ant!今天要來說說關於「會玩的孩子更聰明,0-3歲親子遊戲要這樣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呢!一起來看看是怎麼樣的事吧!

前段時間,朋友穎剛升職為部門主管,準備招一個下屬,最後剩下兩個候選人,一個專業匹配,之前也有相關的工作經驗,但是在面試中表現出來的學習能力和衝突管理能力較弱,另一個專業不匹配,但在面試中發現她善於抓住關鍵詞提問,團隊合作精神很強。
穎更傾向於要專業匹配的第一個人選,但人事經理和老闆都傾向於後者。當她和我聊起這個的時候,我跟她說:「知道如何去學習新知識才是最重要的。」

後來她們公司老闆給了她一個機會,讓她同時把兩個人招進來。一個月後她約我吃飯,再次聊起這兩個人的時候,她說,你是對的,第二個人專業不對口,但他知道如何提問、如何尋求幫助、如何自我學習,很快就彌補了自己的專業缺陷。

而相反的,第一位候選人的確上手很快,但他的能力就侷限在了“專業相關”,任何超出她專業範疇的任務,他是沒有能力很快學會的。
其實不管是職場管理學,還是我們一直推崇的育兒理念,很多道理是相通的。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不是他現在能背幾首古詩,會彈幾種樂器,而是自身學習能力是否發展良好。

而培養孩子的“綜合實力”最好的方法便是玩。2007年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幼兒時期玩得比較足夠的孩子,到了5歲之後他們的智力要比對照組的孩子高出許多,在問題解決能力上表現更加優秀。
前段時間一個玩泥巴8歲的孩子在網上很火,這個天天在後山玩泥巴的孩子被看成是“不務正業”,他卻用泥巴“修建”出了一個迷你城堡,裡面的房子不僅精巧逼真,還被精心地分佈在一條“河”旁邊。

這個孩子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都非常了得,而這些能力都離不開他在從小“愛玩”中發展起來的感官能力和精細運動能力。

觸覺、視覺、聽覺、嗅覺等感官是孩子重要的「接收器」,而運動又是孩子和環境「互動」的基礎,一個孩子的感官和運動發展得越好,他就能接受到更多外界的良性刺激,從而更好地刺激大腦發育。
而感官失調和遲鈍的孩子則會出現很多連鎖反應,比如在學習和生活上會出現專注力差、讀寫困難、表現魯莽等。

所以3歲之前陪寶寶一起盡情地玩耍吧,不僅能讓孩子在玩兒的過程中輕鬆掌握各種能力,還能增進爸爸媽媽和孩子間的親密關係。
但有些媽媽們又會發愁了,繪本讀完了、玩具玩膩了,還有什麼可以和寶寶玩的呢?Jessie老師今天就從針對寶寶不同能力的發展出發,分享一些適合親子互動的遊戲。

觸覺 五個月內的寶寶發展觸覺最重要的便是直接的肌膚接觸,這時候的觸覺遊戲可以是儘可能多的肌膚接觸。堅持每天至少30min的撫觸按摩時間,這時候更注重的是情感的互動,比如豐富的臉部表情,發出不同的怪聲吸引寶寶的注意力等。(大家都說我很有孩子緣,其實很大部分原因是我在跟孩子互動時,表情很豐富,一不小心活成了表情包……) 初生時,寶寶會通過肌膚的接觸來發展安全感,

這時候,如果平時和寶寶相處少的爸爸希望得到寶寶的親近,赤裸上身讓寶寶趴身上玩就是很好的方法哦,通過觸覺的接觸,寶寶能感受到爸爸身上的味道、心跳,從而建立起生命最初的信任。

還可以利用觸覺工具給到寶寶豐富的觸覺體驗,洗澡的時候就是最好的時機啦,選一些海綿、魔芋和軟的刷子,放在浴盆裡,讓寶寶抓一個,媽媽拿一個在寶寶身上輕輕擦拭。
一歲以上的孩子,還可以和她們玩手指畫,說到手指畫,家裡有個最合適的地方可以讓寶寶盡情發揮,那就是浴室。和寶寶一起在浴室牆上用顏料玩出各種花樣,讓寶寶手指頭的觸覺得到充分的發展,搞得再髒,用水一衝也就完事了。

視覺、聽覺 視覺和聽覺的發展情況,小時候會表現在睡眠上,比如他會不會聽到一點聲音就醒來;長大之後,便會表現在學習能力和探索能力上,決定了我們的孩子是否耳聰目明,有些孩子說話說不好,上學之後會有聽讀障礙等,這些都跟視聽覺的發展有關。 以前恩妹最喜歡我帶她去公園玩一個叫抓泡泡的遊戲,我在這邊吹泡泡,她去追去抓,每次玩她都咯咯咯笑個不停。這就是一個很好地鍛鍊孩子手眼協調能力的遊戲,一歲半之後我還會讓她嘗試伸出一個手指頭去點泡泡。

手眼協調能力對寶寶吃飯、玩球類運動、抄寫,甚至炒菜做飯等都會有影響。
那還不會走的寶寶我們可以怎麼玩呢?各種實物追視和追聲玩起來。用寶寶喜歡的玩具,先拿著玩具放在寶寶正前方大概寶寶一臂的距離,左右移動物品,讓寶寶的視線跟著玩具移動。
或拿小搖鈴在寶寶耳邊搖,讓寶寶順著聲音轉動頭部去尋找聲音,判斷聲音從哪邊來。寶寶再長大一點之後,還可以隨手自制樂器發聲哦,慢慢讓寶寶參與到拍拍打打中來。

玩球可能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其實球類遊戲便是很好的發展孩子視覺能力的方法。6-12個月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相互配合和寶寶在爬行墊上面對面滾球,可以讓寶寶更好地調整視焦距;2歲之後,還可以多玩拋接球遊戲,家長拿球從後往前拋,讓寶寶追視著整個球的移動,從用整條手臂接到直接用手接。
在這些遊戲中,可以很好地發展起孩子敏銳的聽覺和視覺追蹤、觀察、記憶等能力,這些無不是孩子以後輕鬆學習的基礎。

大/精細運動 通過運動,寶寶們可以與他們所處的環境進行互動,“運動”的發展也是刺激大腦和身體發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想要孩子心靈手巧、聰明伶俐,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的發展便要重視起來了。 發展“運動”的遊戲,其實一個豆袋就可以!家裡找一些布料,縫起來,再裝上豆子,把四邊縫緊,類似於我們小時候玩的沙包。

5個月前,可以讓寶寶抓握豆袋,6個月之後,可以用來做放手練習,讓寶寶拿著豆袋來丟,或者放個大敞口的罐子讓他扔進去,還可以把豆袋放在孩子身體各個部位,提高寶寶的身體意識。
2歲之後,可以讓寶寶夾著豆袋跳和踢豆袋,把豆袋放在寶寶膝蓋中間,讓他夾著豆袋跳,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夾著跳,比誰跳得快;把豆袋放在孩子腳背上,鼓勵孩子像踢球一樣把豆袋踢出去。

Jessie要提醒大家的是,並不是什麼時候摻和到孩子的遊戲中,都是會受到歡迎的,如何在互動中開始玩耍呢,爸爸媽媽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A:觀察孩子的喜好:

每個孩子需求不一樣,日常的互動可以從寶寶感興趣的卡通人物出發,找到共同話題。

B:選擇孩子願意的時候:

有時寶寶玩得正嗨的時候,你橫插一腳,不一定會受到孩子的歡迎,先觀察判斷,適時參與。

C:一切從模仿孩子開始:

通過模仿孩子行為去發現他能力發展的階段和需求,被模仿時,孩子會覺得,媽媽也像我這樣做,會覺得自己是被認同的,媽媽是喜歡的,從而也會更願意跟你去互動。

我們還可以多用肢體語言去表達對孩子的認可,比如頂頭、擊掌、握手、擁抱等,並認同他們的感受,這可以讓遊戲中的寶寶更加樂在其中。
高質量的陪伴遠勝於更多無效的陪伴時間,和孩子玩耍,最重要是全身心投入,爸爸媽媽和孩子都感覺到開心充實,孩子的能力發展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Ant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親子生活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會玩的孩子更聰明,0-3歲親子遊戲要這樣做!」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