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親子

反感孩子沒禮貌:禮貌到底是什麼,讓專家告訴你!家長請注意!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CA!今天要來說說關於「家長請注意!反感孩子沒禮貌:禮貌到底是什麼,讓專家告訴你!」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作為爸爸媽媽,都會教育自己的寶寶要“做個講禮貌的好孩子”:見了長輩要問好,接受幫助說謝謝,等等等等。
有時也正是這種教育的缺失,讓“熊孩子”頻頻出現。難道那些家長看不出來自己孩子的行為很惹人討厭,難道他們從來沒教育過孩子怎樣做才是“有禮貌”的嗎?有時那些熊孩子們何止是沒禮貌,簡直是缺少做人基本的素質!

不過,有時家長也會困惑,到底做到什麼程度才算是有禮貌,教少了缺少禮數,教多了又顯得矯枉過正,孩子太過規矩總覺得少了點童真。
到底什麼是“禮貌”?我們今天就從一個新鮮的角度來看這個詞……

計程車行業見證了“禮貌的變遷” 北京的哥老李今天因為一件小事生氣了。 他在對講機裡面跟我們哥兒幾個控訴:“那小子不就打了30 塊錢的麼,臨了兒下車的時候,嘿,一個屁沒放,把3 張票子甩車座上就走了。你說現在這年輕人,懂不懂規矩啊!”

我笑著安慰他:“省省吧您吶,咱都開這麼多年車了,‘奇葩’見得還少嗎?至於為這點子事兒動氣?”
“也是,你說咱們那會兒,可沒這樣的。”他情緒稍微緩和了一些。

我們計程車行業每天接觸的都是陌生人,每一個客人幾乎都不太可能再次遇到,我們的日常就是由無數個陌生人串聯起來的。因此,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最有體會,也最有發言權。

上世紀特有的“京腔兒”問候語 我剛開上車的那個年代,也就是80 年代初,北京的外來人口還不算多,乘客基本上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那個時候,人們也不怎麼說“您好”“謝謝”,而是直接一拉門兒說:“誒,哥們兒,拉我到×××。”或者,“走麼您吶?”你衝他一點頭,馬上接著就是一聲“得—嘞”,那個“得”字還得拉得長短適中,不能太長像個傻帽兒,也不能太短顯得那麼沒有誠意。

“謝謝”也用得少,這倆字聽上去就透著一股寒氣兒,總不如“多謝了啊”或者“回見您吶”聽著那麼熱氣騰騰。 後來,說不清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北京的人是越來越多、越多越來。天南海北,各地口音,都開始出現了,反倒是北京土著見得少了,即便見著了也不怎麼說京腔了。

司機和乘客,這倆人好像是地下黨搞接頭似的,誰也不先開口露出“破綻”,直到有一個人問出“您哪兒人呀”“噢,北京哪兒的呀”,這才算是接上了頭,才可以放心地、無所顧忌地用京腔對話。在此之前,都抱著十二萬分的小心,生怕被扣上一個地方主義的帽子。於是乎,京腔京韻的禮貌用語聽到的次數自然也就更少了。

有時候,禮貌有了,距離也有了 後來,乘客素質提高不少,客氣的禮貌用語多了,卻總是透出一種距離感。 最近,我載過的客人當中有一位中年男人。他在阜成門上車,拉開車門,人還沒完全坐進來,先飄來一句“您好”,然後緊接著是“麻煩您,我去機場,謝謝”。

——呵,諸位聽聽,這一段話裡禮貌用語比他真正要表達的、具有實際意義的內容(即“機場”)要多了很多字數。我當時的表情可能一下子變得非常古怪,那是由激動、惶惑,再加上一點受寵若驚隨機組合而成的一張面孔。其實我有點害怕遇上這樣彬彬有禮的乘客,那種習慣性的禮節,連同一種不經意間流露出的氣質和教養,裹挾著無形的壓力,往往令我自慚形穢。

禮貌不是一句話,而是一種情 我總覺得,人與人之間,無論熟悉或是陌生,做到最起碼的情感交流並非難事,很多時候就是一句話的事。慢慢地,我這個土生土長的北方老爺們兒,也漸漸習慣了把“請”“您”“謝謝”常掛嘴邊,不說反倒難受了。 我曾經在長辛店附近拉過一個要去北京站趕火車的農民工。

他扛著大包小包,還有鋪蓋卷,一看就是賺了錢準備回家過年的。下車時,他遞給我車費,還非常真誠地說了句:“謝謝您!”他下車不久,我忽然發現座位下邊還有一個手提袋,一定是他忘了拿了。手提袋裡面放著一摞嬰兒的小衣服,雖然都是舊的,但很乾淨,疊得整整齊齊。我猶豫了一下,掉轉車頭,直奔火車站。

他未必想得到,我按下空車表,無視路上數個揮手的客人,就為了他的一句誠懇的“謝謝”。
所以,“禮貌”也在隨著時代與場合變遷;所以,“禮貌”不是受了恩惠說謝謝你 ,犯了錯誤說對不起的固定公式,而是出於尊重、同情或懺悔的真實流露,根本上是語言行為背後的素養與真情,所以讓人覺得舒服。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CA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育兒教養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家長請注意!反感孩子沒禮貌:禮貌到底是什麼,讓專家告訴你!」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