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都是對金錢沒有認識,帶著寶寶上街買菜,寶寶看多了就知道買東西是要用不同顏色的“紙”來交換的,但是金額是什麼也不知道,所以總是會鬧出不少笑話,逗得家長樂開懷。
![]()
(source: toutiao)
但是樹立價值觀,與認識錢幣不一樣,因為寶寶需要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而不僅僅是認識價值觀。
孩子總是說要買這個要買那個,問孩子哪裡有錢買,孩子就會回答說:“媽媽有錢!”
孩子知道媽媽有錢,但是不知道媽媽如何掙錢,所以買東西也不會在乎金額,只要自己喜歡,媽媽給錢就可以了。
![]()
(source: toutiao)
漸漸地,等孩子上幼兒園,就會看到許多小朋友有各種新奇的玩具,各種好吃的零食,自己也會希望有,就會央求家長也給自己買,這就是小時候的“攀比”,但是孩子並不知道攀比這樣的概念,只會按自己的需求來,希望自己也嘗一嘗,玩一玩。
![]()
(source: toutiao)
如果你也遇到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你也開始意識到孩子在攀比的時候,你會怎麼做呢?跟孩子說一大堆道理?還是把孩子罵一通?或是跟孩子哭窮,說自己買不起?
如果開始一味縱容孩子,那以後滿足不了孩子,後果只會更糟糕,孩子甚至會產生一種扭曲的思想。
![]()
(source: toutiao)
你不需要編造各種理由,你只需要直接告訴孩子:買玩具或者任何東西,都需要經過爸爸媽媽同意,因為這錢是爸爸媽媽經過努力掙來的,不是你的。你也不要和別人家的小朋友比較,因為那也是別的小朋友爸爸媽媽的辛苦掙來的錢。
只是後切記不要和孩子哭窮,說自己家很窮,沒錢買。
![]()
(source: toutiao)
如果孩子聽不進去道理,那你也可以直接說:媽媽不喜歡你買這個玩具,如果你買了媽媽就會不開心,你還要買嗎?
聽完後,孩子執意要買,那你就給孩子買,買完後,就要表露出自己不開心,也不太愛搭理孩子,孩子自然會意識到這樣做真的會讓媽媽不開心,以後就不會在這樣無理取鬧了。
![]()
(source: toutiao)
在孩子的金錢教育上,啟蒙君還是建議爸爸媽媽不要跟孩子哭窮,因為這樣容易導致寶寶自卑、敏感,以後會對金錢比較在乎,要麼以後捨不得花錢,要麼以後一有錢就會沒有規劃,使勁花。
另外,當發現你家孩子有攀比的小苗頭時,要及時糾正,而父母也要以身作則,因為父母自身就是這種愛攀比的性格,孩子自然會耳濡目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