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寵物

知識文~有養寵物的注意!「這六種對寵物不當的照顧方法」你中了幾條?!

寵物的定期基本照護包括清潔耳朵、梳毛、剪指甲、洗澡、擠肛門腺等。但是照護的頻率太高、太低,或照護方式錯誤都可能會引起寵物的不適。

對寵物的六個不適當的照護習慣,你中了幾條?

 

​​1.不適當的耳朵清潔方式

 

如果寵物容易有耳垢,基本上1〜2周清潔一次就足夠,可使用貓狗專用的潔耳液,但不建議自行使用耳藥,耳藥的使用最好交由醫師評估。還有,不要自行在家拿棉花棒或棉花伸進動物的耳道深處清潔,這樣容易把耳垢推進更深的耳道,而且棉花可能在過程中掉進去拿不出來。

 

 

2.定期梳毛的重要性

 

梳毛可以避免毛髮打結,進而防止皮膚被悶住而發炎。尤其貓咪如果不常梳毛則要定時使用化毛膏,避免貓咪理毛時吃進太多毛球卡在腸道造成不適。

 

3.幫寵物剪指甲

 

寵物的指甲可能會因為沒有定期修剪而長太長,最後倒鉤刺進肉裡。建議3〜4週剪一次指甲,剪的位置不要離基部粉紅色的地方太近,避免出血。

 

如果指甲顏色太深,看不到基部粉紅色的地方,讓你不知如何下手,建議還是請教醫護人員或美容師。可以事先準備止血粉,萬一出血能夠迅速止血;發生出血時用指尖捏取止血粉,壓住出血處約1分鐘,之後確認是否已經止血,若仍在滲血則重複上述步驟。

 

 

4.不要使用人的沐浴乳、洗髮水

 

貓狗的皮膚生理和人類不同,其皮膚的pH值和代謝都和我們大不一樣,用為人類設計的清潔產品為寵物洗澡,可能會對其皮膚造成刺激。

 

 

​5.這樣洗澡最健康

 

正常狗狗建議1〜2週洗一次澡,貓咪則幾個月洗一次即可。健康的貓咪會自己理毛,所以很多貓咪不洗澡也不會有皮膚問題。

 

罹患皮膚病的寵物可能需要以藥浴的方式治療,因而會暫時增加洗澡頻率。根據皮膚狀況不同,適合的洗毛精也會有所差異,比如說皮膚感染時適用抗黴抗菌配方,皮膚瘙癢時適用止癢配方,其他還有保濕、抗皮脂溢、抗體外寄生蟲用途的洗毛精,但此時洗毛精的選用必須交由醫師評估,切勿自行判斷。

 

 

另外要注意的是,請避免讓洗毛精流入寵物眼睛,洗毛精的刺激可能會引起結膜炎,嚴重的話甚至會造成角膜潰瘍。

 

6.肛門腺的護理

 

不論是狗狗還是貓咪,都有肛門腺這個神秘的構造。肛門腺共有兩個,分別位於肛門口的5點鐘與7點鐘方向。正常肛門腺內的液體會隨著排便或興奮、緊張時排出。

 

如果肛門腺內的液體無法順利排出,而主人也沒有定期幫寵物擠,累積的液體就會導致肛門腺腫脹、發炎,所以建議每數週觸摸肛門腺一次,如果摸起來腫脹就建議用擠壓的方式排空肛門腺液。每隻寵物累積肛門腺液的速度不同,也有很多貓狗會自行排空而不用特別去擠它,但重點是定期去觸摸有無腫脹。

 

 

 

肛門腺腫脹、發炎導致寵物不舒服時,主人可能會發現它們有磨屁股、想咬或舔屁股、排便疼痛、排便時裡急後重等狀況,嚴重的話會發現肛門腺的位置破潰、紅腫發炎、流出液體。

 

擠壓肛門腺的方式為舉起尾巴,分別用拇指與食指隔著紗布棉或衛生紙,按壓肛門口5點鐘與7點鐘方向的肛門腺。由肛門腺下方輕輕往肛門口方向按壓,就可順利擠出肛門腺液

 

Reference:COCO01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