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千萬別再誤解骨刺了,其實它對我們的幫助非常大!

大家好,我是Tammy 今天來跟你說說 不要再誤解骨刺了,其實它對我們的幫助非常大!吧!

 

什麼是骨刺

“骨刺”難道是骨頭長了刺,紮在肉裡疼痛難忍?當然不是。

骨刺,其實應該叫骨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骨質增生,常見於中老年人群,多形成於骨骼的邊緣,呈新生的骨組織,在X光片上呈現底部寬、尖端細的突起樣表現。

(source: pexels)

 

為什麼會長“骨刺”

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周圍與軟組織接觸的地方因長期承受壓力,造成軟骨的磨損與破壞,從而刺激骨膜增生,逐漸在骨骼的邊緣形成脣樣的骨性突起,就形成了骨贅。

骨贅的形成是人體骨骼老化過程中伴隨的一種自然退化現象。

眾所周知,膝關節是“骨刺”的高發區,因為人從學會走路開始,就開始了關節的負重活動,就像一個嶄新的機器軸承,開始了工作。這種機器軸承,在人身上就是人的關節,負重活動,必然會產生磨損,工作越久,磨損自然也就越重。機器軸承是沒有自我修復能力的,用著用著也就壞了,但人是活的,是有修復能力的,年齡越小,修復能力越強,所以青年的時候,關節儘管也有磨損,但這種磨損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自我修復的,所以關節不會疼痛,也由於這種自我修復活動是緩慢進行的,你也不會感覺到它的存在。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修復能力逐漸下降,關節的磨損也越來越厲害;就像機器的軸承,越磨越細,機器就會晃盪、不穩了;人的關節也是這樣,磨損的厲害了,也就不穩了。機器軸承不穩不會自我修復恢復穩定性,但人可以。年齡大了以後,人的關節通過年輕時候的那種完全修復不行了,為了維持關節的穩定,此時人體的關節就會通過增加接觸面的方法來增加穩定性——我們上學學物理的時候都知道,面積越大,穩定性越好——所以,在關節的周圍就自發長出“新的骨頭”來了——這就是“骨刺”,也就是“骨質增生”!

 

長了“骨刺”就一定會疼痛?

其實,很多疼痛並不是由骨贅所引發,長骨贅本身也並不會痛,而是當它壓迫神經或者對周圍軟組織產生刺激的時候會產生疼痛的症狀。

(source: pixabay)

 

長骨刺了怎麼辦

沒有症狀的骨贅無需治療,產生症狀的骨贅主要有保守和手術兩種治療方法。

保守治療:

(1)藥物:消炎鎮痛類藥物、中藥黑膏藥貼敷治療;

(2)理療:熱敷、超聲波、電療、紅外線、牽引等;

(3)康復鍛鍊:適當的運動來提高肌肉力量,減輕關節負荷;

(4)休息:減少病變關節活動,急性疼痛期可臥床休息。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一般不作為首選療法。當骨贅產生嚴重症狀,如肢體出現嚴重的疼痛麻木、影響相應關節功能的時候,應該考慮手術治療,手術主要的方法是切除骨贅,解除骨贅對神經或者軟組織的刺激,達到緩解疼痛改善功能的目的。

 

平時注意事項

1、減肥:體重過重人群需要減肥,以降低對自身關節的負荷。

2、適當鍛鍊:加強骨骼、肌肉力量。

3、休息:避免過度勞累,急性疼痛期可臥床休息以減輕疼痛。

4、避免不良姿勢。

5、減少過度負重。

(source: pixabay)

 

看完後對骨刺有更理解了嗎?若你也有長骨刺,請一定要記得以上提醒的注意事項喔!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健康一點靈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健康新視界並分享這篇「不要再誤解骨刺了,其實它對我們的幫助非常大!」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Reference:健康生活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