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超可怕!這些肝病預防根本沒用!

在當今生活中,人們“談肝病色變”,得肝病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對肝病的許多誤解也越來越深。其實肝炎沒有想象中的可怕,看完下面這些謠言你就明白了。
關於肝病的5個謠言
謠言一:肝炎患者不能別人接觸
針對很多人關心的這個問題,世衛組織官網上已經有明確的解釋:肝炎並不通過共用餐具、母乳喂養、握手、擁抱、接吻、咳嗽或在公共泳池玩耍或類似行為進行傳染。
在日常生活中,肝炎患者隻需要把個人衛生用品如牙刷、剃須刀等和他人分開,患有肝炎的女性注意生理期衛生,肝炎病毒是不會輕易傳播的。
謠言二:保肝藥多多益善
部分慢性肝炎的患者求愈心切,經常會不經醫生同意就吃很多所謂的“保肝藥”、保肝偏方,其實對肝髒是弊大於利。
藥劑量過大,品種過多或療程過長,隻會加重肝髒的代謝,誘發危險。
謠言三:吃肝就可以補肝
肝髒是我們體內最大的解毒器官。我們吃進去的所有事物,大多都要經過肝髒來處理和轉化。
動物內髒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其中的磷、鈣、鐵等營養元素有補鐵、補肝、明目的功效。對於大部分肝病患者來說,適度食用動物肝髒有好處。
但是,動物內髒含較多的膽固醇,大量膽固醇的攝入對肝病患者受損的肝髒而言無疑是巨大的負擔,嚴重時還會導致脂肪代謝紊亂。
此外,動物肝髒是動物體內的解毒器官,在市面購買的動物肝髒一般都會殘存少量的有毒物質,如果沒有衝洗、處理干淨,食用後對人體不利。
謠言四:小三陽比大三陽病情輕
很多肝病患者都存在一種“共識”,那就是認為“小三陽”比“大三陽”要好,只要“大三陽”轉為“小三陽”,病情就轉好了。這種想法有失偏頗。
其實,衡量病情輕重與“大小三陽”並無對應關係。
根據“大三陽”、“小三陽”的情況並不可以準確判斷肝病進程,應該要結合肝功能以及其他相關檢測指標才能得出結論。
謠言五:肝區不痛就不會患有肝病
不少人覺得肝病的症狀之一應該是肝區痛,自己沒有感覺到,因此和肝病應該沒什麼關係。
其實,拿脂肪肝做例子,很多脂肪肝都不會出現肝區疼痛,但是脂肪肝一經確診,如果經過穿刺等檢查,可能會發現肝髒已經出現一定炎症或纖維沉著。
肝病的早期症狀有疲倦乏力、臉色蠟黃、食欲下降等,如果這些症狀是無理由出現的,就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