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親子
如果寶寶愛撕紙,媽媽別阻止,利大於弊!

一些家長發現,寶寶非常喜歡撕紙,剛買的新書,寶寶看幾眼就開始撕,一直到撕爛為止,許多家長因此提出疑問,寶寶不愛看書怎麼辦?其實這個擔心是不必要的,如果學說話、學走路一個,撕紙也是寶寶的學習過程。
寶寶滿6個月以後,往往會出現撕紙現象,寶寶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某些事物,從而滿足新奇感。此時,他們的手部動作漸趨精細,手眼協調能力也基本具備。當他們發現通過自己小手的動作可以改變紙的形狀和發出撕紙聲響時,會感到歡樂和驚喜,故而樂此不疲。有些家長擔心撕紙會養成他們破壞東西的習慣,因而擔憂,這些擔憂是多餘的。
父母應教會幼兒將大紙撕成小紙,再撕成紙屑,使幼兒初步認識到自己有改變外界環境的能力,從中得到樂趣,同時也訓練手眼的協調能力,促進腦功能的健全與成熟。因此,父母不要阻止寶寶撕紙,相反,還要鼓勵。但要注意的是,不要把書本和有價值的資料交給寶寶撕,也不要將不干淨的紙給孩子,以防傳染疾病。
一歲半以後,孩子的手部動作更精細了,家長可教孩子撕一些簡單的物體輪廓,如太陽、月亮、正方形、三角形等。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以後再撕一些比較複雜的物體形象,並將“作品”粘貼後保存,增進幼兒興趣。這種作法,有益於訓練幼兒手部動作的精確性和感覺的靈敏度。
Reference:親子天地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