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孩子除了學習還可以有更多的興趣,你一定要知道!

沒有學習興趣的孩子,即使進入課堂,也如同一具沒有思想的干屍,整日在渾渾噩噩和膽戰心驚中度過,他們的注意力並不是講台,他們的眼神呆滯,他們整天被強行灌輸一大堆知識還要求利用這些知識去練習,孰不知他們已經對這些東西產生了本能的排斥。
進入21世紀,科技發展迅猛,知識大爆炸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爭議的事實。知識會過時、會折舊,只有持續學習、終身學習的人,才能不斷成長,才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沒有終身學習能力的人將淪為新世紀的文盲。
那麼如何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呢?
第一, 勞逸結合。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注意勞逸結合,降低學習強度,從而保護或恢複學習興趣,才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有時候孩子學習成績上不去,不是因為不用功,而是因為太用功。科學的學習一定是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和學習規律的。
作為家長,我們要明白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加強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謹記欲速則不達。以高考為終點的教育是短視的,拔苗助長的教育是功利的,必然扼殺學習興趣!
第二, 順應天性。
這個世界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作為家長我們要知道自己的孩子哪些地方和別的孩子不一樣,要看清楚自己的孩子喜歡什麼,適合什麼。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是要順應孩子的天性的,不是簡單的抓周。抓周具有隨機性,缺乏科學解釋。我們自由多陪伴孩子,讓孩子多嚐試知識學習以外的實踐活動,才能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
第三, 快樂探索。
我喜歡,因為我快樂。如果一件事情讓你沒有絲毫的激情與快樂,你會跟別人說你喜歡這件事嗎?你會說這就是你的興趣嗎?當然不會。孩子也一樣。
如果孩子本來喜歡的東西,你卻用一種枯燥乏味的方式來培養孩子,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感覺不到成就感滿足感,就算之前再喜歡,到頭來也會轉化為不喜歡。如果孩子喜歡鋼琴,你讓他彈10個小時不休息,孩子可能看見鋼琴都會望而卻步;如果孩子喜歡詩歌,你讓孩子抄寫詩歌100遍,恐怕孩子後來隻會對詩歌感到厭煩。快樂引導才是王道,才能讓興趣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