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現在你給寶寶把尿覺得沒有什麼,然而潛在的危害是伴隨孩子一生!

寶媽每次帶著寶寶出門,別人看到寶寶還在兜著尿不濕,就會有阿姨們說:還兜尿不濕呢,這麼大可以給她把尿了,老兜著尿不濕對小孩不好。此刻寶媽的心中想著,關你啥事!其實一說到把屎把尿的問題,到現在還是會有很多的寶媽們在糾結,一方面他們不想給孩子把屎把尿,另一方面又拗不過家里的老人。因為你的身邊總會有一個自認經驗豐富的老人,然後告訴你,你小時候也是這麼過來的,而且他們會認為兜著尿不濕到處走,是件丟人的事情,由此,在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噓噓”。
在這里,寶媽想說:是否把尿完全取決於寶寶的父母,並非是寶寶的奶奶、外婆。我家寶寶馬上10個月,一直使用尿不濕,沒有把尿過,我也堅決不給她把尿,等到她大一點,就訓練她自己如廁。堅決不給寶寶把尿是因為把屎把尿對寶寶沒有好處,反而壞處很大,所以今天我們聊聊把尿的那些事。
把尿的危害
1、對寶寶的脊椎不好。把尿的姿勢是托住寶寶的兩個大腿,讓寶寶蜷縮在媽媽的懷里,脊椎呈現一種彎曲的狀態,這樣的姿勢會把寶寶上身的重量都壓迫在脊椎,對寶寶的脊椎非常不好,越小的寶寶這樣把尿越傷害脊椎。而且這個姿勢也相當的不舒服,不信,你自己讓別人抱著試試。
2、對寶寶的括約肌不好,會讓寶寶可能有尿不會自己尿,而一把沒尿也會憋出尿。嬰兒的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要到3歲左右才完全發育成熟,也就是說,到3歲左右才差不多可以自己控製排便、排尿,在此之前,寶寶還沒有能力完全控製自己的排便排尿。
3、對寶寶的心理不好,本來自己玩的好好的,突然這個時候大人覺得應該差不多要尿尿了,於是把玩的開心的寶寶抱起來就噓噓,寶寶心里能舒服麼?好比大人一樣,不想上廁所的時候偏偏有人逼著你去,還發出噓噓的聲音,催促你,你的心里能舒服嘛!既然大人都知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何還要難為寶寶呢?
4、把屎把尿容易引發痔瘡和脫肛。不止一次在新聞上看到,有嬰幼兒因為把屎把尿導致脫肛進醫院的,明明有這樣的事情發生,為什麼我們不引以為戒呢?或許很多家長會說,那是別人,我們家不會,這個誰知道呢?除非你一直不給寶寶把尿,那麼就絕對沒有脫肛的危險,只要把過,並且一直把,那麼這個危害就是潛在的。並且中國人痔瘡發病率高與幼時接受把屎把尿有一定的關係,因此,為了寶寶的健康著想,我們還是不要給寶寶把屎把尿。
這是脫肛,你還敢給你家寶寶把屎把尿嗎?
5、把屎把尿是對孩子的不尊重。對於寶寶來說,本身就不想尿尿,卻被抱起來強行把尿,完全不顧寶寶的感受,這是不尊重寶寶的表現。也許有家長會說,小孩子懂什麼,即使小孩子不懂,也不能成為你不尊重孩子的理由,因為這很容易成為一種習慣,等到他/她長大以後,這種習慣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出現許多難以處理的問題。
寶寶不願意,寶寶只能哭。
既然說到把屎把尿不好,那麼如果幫助孩子學會自主便尿呢?
1、實際谘詢中發現,晚上穿紙尿褲睡覺的孩子,很多在2歲前後或者更早就能夠控製夜尿了,而夜里把尿的孩子,2歲時多數還需要父母半夜起來把尿。因此不把尿的孩子,更是普遍較早開始主動告知便尿,較早開始會用便盆,會蹲下來尿尿,這是因為不把尿的寶寶一直都是依據便意來排尿的,所以對自己的便意比較了解,也能夠掌握的好,而把過尿的孩子,無法判斷自己的便意,因為常常沒有便意,卻被把出便意,因此對自己的便意掌握很差。
2、在1歲半左右,大多是寶寶有事時候能夠在尿尿前提前告知了,這個時候媽媽可以開始做一些簡單基本的排尿訓練。如果不想這麼早,也可以等到2歲再開始,都是可以的。準備開始給寶寶做排尿訓練的時候,一個可愛的尿盆是個不錯的選擇,這會讓寶寶有興趣也願意在尿盆里尿尿,幫助他/她自己學會脫褲子提褲子,學會控製自己坐到尿盆上的動作和不尿到外面的技巧,學會這些更能增強寶寶的自信,比起把尿,寶寶學到的東西更多。
3、可以在寶寶有一定領會的時候,讓他/她觀摩大人上廁所。小孩子都是通過模仿大人在學習各項技能,這會讓他們覺得很厲害。所以你可以告訴寶寶:媽媽想尿尿了,要去廁所,坐到馬桶上,然後噓噓,再提褲子,最後衝水。很多寶寶會學的很快的。
也許會有人說,我們家都把,也沒有事啊!
中國十人九痔,許多男性為什麼總是有前列腺問題?那就是膀胱功能不穩定引起的逼尿肌無法自主收縮,引起尿頻、尿急、遺尿,膀胱功能不穩定,就是因為嬰兒期尿道括約肌受損。也許現在你給寶寶把尿覺得沒有什麼,然而潛在的危害是伴隨孩子一生的,所以不要讓你的愛,害了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