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理財

要創業的你,一定要看的失敗案例!

創造的渴望是一種難以磨滅的熱情,我一輩子都滿懷這種熱情——無論是我和“發小”里克製作漫畫書和音樂,還是著書立說以及過去幾年為自己創建的項目寫東西,我始終充滿渴望。如今,在線打造有意義的東西變得更輕鬆了——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更難了——所以,在去年關閉了一家創業公司後,我決定與一個全新的團隊攜手創建另一家公司 Jaywalk。

我自主創建的第一家公司業務涉及深度學習體驗。在此過程中,我學到第一手的創業知識,也體驗到創業、融資中所遭遇的起起伏伏(最主要還是挫折),而最終,我的首次創業也以失敗告終。在夢想升起以及夢想破滅的獨有壓力下,我的一段友情出現裂痕,另一段友情則完全破裂。

真是太糟糕了。

畢竟,我認為自己與眾不同。長期以來,我一直在撰寫與創業公司有關的稿子,總是關注有趣、浮華的東西,完全忽略了人們為了創新而不得不經曆的苦痛。我屬於理論派,對種子輪融資、天使投資、產品發展和媒體造勢等話題有著深刻理解,但我確實不清楚所有這一切在實踐中會是什麼樣子。我自以為這種狀況已經發生改變,至少一開始就應該對未來有更清醒的認識。

在科技媒體的助推下,創業公司似乎都在經曆爆發式增長。你經常與一幫朋友談天說地,偶爾編編程,仍然有一大堆現金入賬。年輕的時候,你可以靠拉面和重金屬音樂過活,你可以全身而退,就像是某部動作電影中的男主角,從爆炸的直升機中毫發無損地走出來一樣。

但現實遠比想象的有意思。首先,美國大部分創業公司的創始人的 平均年齡是 39 歲。我們經常聽說一些年輕的創始人橫空出世勇闖世界,但很少聽說哪位年長的創始人多年來懷揣著一個奇妙的創意,準備去顛覆他們深諳的那個行業。事實上,最優秀的創業公司創始人並不是想著去“顛覆”。他們只是想著去改進。“顛覆”其實是聚合式改進的副產品。

創業還讓我變得更具同情心。我以前無論走到哪裏,都喜歡號召人們辭掉工作,自主創業;鼓勵他們打破常規,快速行動起來。我現在不這樣做了。我明白了副業的價值以及研究和規劃的重要性。我還明白創業公司成功的幾率其實很小,我試圖以自己的方式去撫慰身在某個偏遠城市的創業者的傷痛——他像我一樣最終發現,這個世界其實冷酷無情,在你真正獲得成功之前,他們對你的創意絲毫不感興趣。正是對取得突破的那種期盼,始終激勵著我們勇敢面對爭議、失敗和“震耳欲聾的沉默”。

我很清楚風險投資的危險性和益處,也明白有些人“自力更生”的驕傲以及一些默默無聞的小城市中創業精神的重要意義。我明白為什麼這個過程被看作是艱難的曆程。如今,當我來到不同的地方,與創業公司的創始人見面時,我努力保持一種友好的態度,盡可能給予更多的幫助,而不是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我終於將一句古老的格言銘記於心:“讓我們善待彼此,因為我們大多數人正在進行艱苦的戰鬥。”

我很幸運,身邊總是有一群很出色的人。我創立的最新一家公司 Jaywalk,又讓我與多年的好友、大學同學里奇再次走到一起——在我第一次創業時,他就是我的合作夥伴。我們還加入博爾德市的一個加速器“Boomtown”,在那里擁有一個出色的團隊;我們正在逐步創建研發和 UX 團隊,開發一款很新穎的應用——如果用戶在小區周圍散步並發現新鮮事物時,這款應用會給他們帶來獎勵。

對於我來說,這款應用真是太了不起了,原因不勝枚舉。例如,如果我告訴我的幾個孩子去公園遛彎,讓他們離開家門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我說回家的路上會有美食獎勵時,一切就容易得多了,他們肯定會躍躍欲試。我們希望人們不再每天沉迷於掌上電腦,而是重新與外面的世界建立聯系。

大概一年前,我參加了一個訪談節目,談到自己在第一次創業失敗後的感受。我借用下面這句話展開了論述:

“燃燒你的生命,尋找那些煽火的人。”——魯米

這句話確實讓我感到不安。老實說,這是一句廢話,在精神上不會帶給人任何鼓勵。在失敗陰影的籠罩下,我將它看作是一種警示:燃燒你的生命,看一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我就是這樣做的。我辭去那份體面且待遇豐厚的全職工作,讓全家人跟著我擔驚受怕,也讓我與那些自己曾經十分在意的人關係走向破裂。魯米在這里是告訴我去點燃更高的柴堆。只要看到哪些人在此時“煽風點火”,你便會知道你的敵人是誰。

很顯然,我錯了。

我發現這句話其實代表著完全不同的意思。它的意思是,你必須找到那個合適的人,幫助你不斷成長和壯大,幫助你從冒險的旅程中獲得盡可能多的東西。你必須找人去煽火。那些人幫你將火扇得更旺,而不是更快地燃盡。

我發現,那些人就存在於我的家庭中、我的朋友中、我的在線社區中。我還在最早投資我們的加速器以及合作夥伴那里找到了那些人。

過去二十年,我一直躲在閣樓上寫東西。對於我來說,創造總是一件很孤獨的事情。那些幫助過我的朋友最終離開了我的閣樓,而我又開始與別人一起合作創業。正是那種努力,那種攜手共進的努力,真正將我們定義為一個物種。朋友們煽火並不是為了讓我化為灰燼,而是幫我照亮前進的道路。

無論創造什麼樣的新東西,都是一段孤獨且漫長的旅程。我會隨時更新我的博客,而你們也要讓我知道你們是否需要什麼東西。

翻譯:皓嶽

Startup step-by-step: Why I’m doing another startup

Reference:理財生活通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