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影劇

大量炒飯破紀錄後竟被垃圾車運走!

炒飯破吉尼斯後,大量成品被垃圾車運走!

▲世界上最大的揚州炒飯 資料圖

10月23日,揚州4192公斤重的“最大份炒飯”刷新吉尼斯世界紀錄。當日11時30分,新紀錄結果宣布後,這份世界最大份炒飯被工人隨意踩踏,大量成品被裝進垃圾車。

此舉隨即引發網友吐槽,指責主辦方“浪費糧食”、“作秀”、“處理不當”。此前,主辦方對外稱,這份炒飯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結束後,將送往高校食堂和參與的餐飲企業供學生和市民免費享用。

▲工人站在炒飯上 資料圖

從目擊者拍攝的現場視頻可以看到,現場一個巨大的瓷碗里,有工人站在炒飯上,也有工人站在碗的邊沿,用鐵鏟將炒飯裝進垃圾車車廂。大碗旁邊的垃圾車上,已裝滿炒飯。炒飯被垃圾車運走後,有環衛工人清掃地上掉落的飯粒。

“太過分了!”一位在現場的當地市民稱,“4噸多炒飯裝進垃圾車,如此浪費糧食,這樣的吉尼斯紀錄不辦也罷。”

對此,九派新聞記者聯系了揚州市烹飪協會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稱,按照之前的思路,這份蛋炒飯會送給高校食堂和餐飲企業,烹飪協會隻負責活動的前期工作,至於後面如何處理了不清楚,主管單位是揚州市旅遊局。

“要是真的倒進了垃圾車,確實浪費了!”該負責人說,“可能是銜接上出了問題。”

23日晚11:33分,活動主辦方“世界烹聯秘書長”桑建通過其個人微博發布申明稱:“炒飯成品已經由相關參與單位回收,並未傾倒浪費。少數成品由於放置時間較長不宜食用的,也進行了妥善處理。”

今天上午,桑建告訴九派新聞記者,由於炒飯量比較大,考慮到食品安全問題,對此進行了處理,“我們一點也不浪費,這些(不能吃的炒飯)都拉到了養豬場。”桑建說,“人不能吃,豬可以吃。”

九派新聞了解到,揚州炒飯原流傳於當地民間,相傳源於隋朝越國公楊素愛吃的碎金飯,曆經千年廚壇大家傳承發展,成為中華美食,享譽世界。今年是揚州建城 2500 周年,世界中國烹飪聯合會、揚州市旅遊局、揚州市烹飪協會等單位舉辦了創“最大份炒飯”,刷新吉尼斯世界紀錄活動,此前,刷新此項紀錄的是土耳其,2014年9月認證的總重量是 3150 公斤。

據知情者透露,這份揚州炒飯的主料,除了秈米飯、鮮雞蛋,還有水發海參、熟地方雞腿肉、中國火腿肉、水發干貝、上漿湖蝦仁、水發花菇、淨鮮筍、青豌豆。當地正宗揚州炒飯價格20元到50元,甚至價格更好。

【同樣的事】

同樣是揚州,同樣是吉尼斯紀錄,同樣是浪費

2013年《現代快報》報道:一張直徑10米,號稱“世界最大”的的電動餐桌,亮相揚州市一酒店用品展。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張餐桌被圍在展區中間,上面有圓形轉盤,中為黃色布景區,內含噴泉裝置。

餐桌旁邊拉起的橫幅寫有:“世界之最,十米巨桌”。據稱該餐桌打破了吉尼斯紀錄。現場,一名酒店用品提供商告訴記者,這張餐桌可承重6噸,直徑10米,可同時供60人吃飯,實木打造,造價不菲。有網友質疑,根本用不了這麼大的桌子,太浪費了。

【一種觀點】

“刷數據”式的紀錄背後有扭曲的政績觀

再過幾天,就是11月9日“吉尼斯世界紀錄日”。,然而,原本旨在鼓勵人們挑戰自我、超越極限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最近幾年在中國卻似乎有點變味。

近幾年全國各地申報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很大一部分可以歸為“人海戰術”與“錢海戰術”兩類。前者諸如上千人同時“冰桶挑戰”,上萬人同時洗腳、打麻將等,後者則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沙發、最大的皮鞋、最大的火鍋甚至最大的包子。

中國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和第二大經濟體,靠“人海戰術”與“錢海戰術”打破世界紀錄並非難事。但如此“刷數據”式的紀錄背後,究竟體現了當代中國人的創新意識,還是迎合了某些企業“抓眼球”的炒作心理以及個別地方官員扭曲的“政績觀”?由此造成社會財富與公共資源的浪費,究竟應當由誰埋單?

【一種聲音】

吉尼斯求多求大求怪鼓勵浪費?

吉尼斯紀錄有求多、求大、求奇、求怪的傾向,一些人為迎合這一要求,浪費由此而生。

在德國,有人花兩年時間製成了一雙相當於247號的巨鞋,其長1.65米,被載入1998年的吉尼斯紀錄。中國人則於2001年製出了有2.4米長的皮鞋,一隻鞋竟用去8張牛皮。2005年,在中國台灣,有人費時10個月,完成了一雙超大木屐,其長2.84米,寬1.19米,高為0.43米,比單人床還大,每隻鞋重達690千克,真是“巨無霸”!這樣的鞋耗時耗工耗料,但根本沒有實用價值。

2005年7月,英國廚師在一個特製的大鍋中燒出了重達10噸的咖喱飯,創造了新的吉尼斯紀錄。2005年4月,有一個長30米、寬6米的“世界第一蛋糕”亮相北京。

在廣西南寧,有長達201米的“世界卷粉王”。黎巴嫩誕生了一根長達720米、可供10000多人美餐的巨型三明治。台灣高雄市曾有13000人同時吃早餐的吉尼斯紀錄。廣東深圳市則有13000人同時吃“大盆菜”的世界之最。

一些人為適應吉尼斯的要求,不得不努力去浪費人力和資源。2005年2月20日,遼寧沈陽市街頭出現了一隻重達4噸的大元宵。說明牌上寫道,這隻元宵用去糯米1420千克,果仁餡380千克,由10位師傅曆時15天在露天製作而成。但這個大元宵沒有更大的鍋來煮熟它。而且,大元宵從製作到“展覽”都是在露天進行的,也沒人願意再“享用”它,只能一棄了之。

沈陽的另一傑作是,2005年8月12日“我國首次整體按照皇家禮儀展演滿漢全席”,“共展出冷熱葷素196道菜,動用演員80餘人、高級廚師30餘人,前後耗費資金20餘萬元”。然而,兩天後,這些僅僅被二三百人“參觀”過的美味佳肴就倒進了垃圾桶。

Reference:Man\'s Daily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