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理財

美國為何要派現役航母到北韓呢?

前不久,太平洋總部司令哈里斯稱卡爾·文森號將從新加坡直接開赴朝鮮半島,對朝鮮施加軍事壓力。結果,無論是五角大樓還是白宮不但未作澄清還添油加醋,最終的結果是卡爾·文森號航母根本沒到朝鮮半島,而是在澳大利亞附近與澳軍軍演。國際輿論感歎,川普忽悠了全世界!甚至,連美國國會都看不下去了,要川普澄清其對朝政策。

 

然而,當大家都認為川普忽悠人的時候,美國突然又下令讓卡爾·文森號航母開赴日本海。這次宣布消息的不是美國太平洋總部司令,而是美國副總統彭斯。

 

近段時間,國際上發生的重大事件比較多,第一次“習特會”進行期間,美國導彈突襲敘利亞,接著是撲朔迷離的美國航母直接開赴朝鮮近海,直到這一次美國副總統宣布卡爾.文森號航母開赴日本海,有些讓人眼花繚亂。

 

筆者認為,美國航母之所以在經過一番“猶豫不決”之後開赴日本海,其用意主要在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確認美國在中東方向的政策以後,進一步確認其在亞太方向的政策。

 

從川普在“習特會”期間對敘利亞進行導彈襲擊的軍事行動上來看,美國對敘利亞的政策已經由過去的非戰爭手段推翻巴沙爾政權轉變為采取軍事手段(包括促使盟友采取軍事手段)直接推翻巴沙爾政權。

 

通過以武力的方式保護敘利亞反對派,在軍事上同俄羅斯和敘利亞進行抗衡,以武力推翻敘利亞巴沙爾.阿薩德政權為籌碼逼迫俄羅斯作出讓步,從而以達到將俄羅斯重新拉到美國所主導的中東平台上去的目的。這就是川普在中東政策的主基調,這個政策一經確認,之後在較長時間內,美國及其盟友在中東方向的一系列行動,都將會圍繞這個政策基調展開。

 

對於川普而言,中東方向的政策主基調已經通過對敘利亞進行導彈突襲行動向全世界傳遞了出去,剩下的就是更為棘手的亞太方向的政策主基調的確認問題了。

 

其次,聲東擊西,分散國際國內輿論火力。

 

就在川普對敘利亞進行導彈突然襲擊之後,深感被忽悠的普京,不僅作出了“美國是在侵略”以及“俄支持敘利亞,但不可能無條件支持”的表態,而且馬上增加了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部署,並且果斷地切斷了同美國的國防熱線,真是說到做到,態度很堅決果斷。美俄關係面臨著決裂的風險,作為擁有核大棒的俄羅斯,其軍事實力自不用多說,普京的這一回應舉動,自然也給川普帶來了壓力。

 

不僅如此,國際輿論的火力將聚焦點放在美國是在敘利亞化武事件沒有得到確認的情況下隨心所欲地對敘利亞進行軍事打擊。

 

不妨回顧一下曆史。就在十年以前,美國宣稱薩達姆擁有“大殺傷力的生化武器”,因而決定推翻薩達姆政權,直接武力解決薩達姆。早在2007年的元旦到來之前,薩達姆就已經被美國絞死了,至今,已經過了好多年,卻依然沒有發現並確認“大殺傷力的生化武器”的存在。有前車之鑒,只要美國有強烈的意願,只要美國覺得條件具備,美國想動武就動武,不用管它什麼事實證據之類的,不用管它什麼國際法規定。

 

當下,聯合國安理會就美國武力打擊敘利亞事件展開了討論,對美國在敘利亞化學武器沒有確切的調查結果之前就對敘利亞進行導彈襲擊的作法倍加指責,而且有關國家已經提出了對於敘利亞化學武器事件進行深入調查。

 

為此,美國也承擔了來自國際和國內不少的輿論壓力,盡管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上盡力辯解,依然推脫不了以敘利亞化武事件為名行隨心所欲的軍事打擊之實的嫌疑。對此,美國嫻熟地運用起了老一套,聲東擊西,挑起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來轉移人們對敘利亞事件的聚焦視線,從而分散美國所面臨的來自國際與美國國內的輿論火力。

 

最後,在朝鮮虛晃一槍,試探中俄朝的反映和底線。

 

朝鮮不同於敘利亞一個最大的方面就在於,朝鮮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而敘利亞不是。朝鮮擁有的核武器,決定了一旦朝鮮真的爆發戰爭,不僅美國駐東亞的軍事基地以及航母編隊可能會遭到朝鮮核彈的攻擊,更可怕的是,美國本土很可能成為朝鮮潛艇所攜帶的核彈攻擊的目標,這對於美國來說是很難接受的現實威脅。

 

事實上,在敘利亞遭受美國導彈襲擊後,朝鮮立即發表聲明,朝鮮不是敘利亞,一定會與美國對抗到底。

 

美國不可能同時承擔起中東和東北亞兩場戰爭的代價,對此,他們選擇了在敘利亞“打了就跑”,而在朝鮮近海則是“虛晃一槍”,意圖在於試探中國、俄羅斯與朝鮮的直接反映與底線,便於決定自身下一步的策略與行動。

Reference:理財生活通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