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你們知道嗎?孩子到底要到幾歲才能夠吃巧克力?
巧克力,這種原產於中南美洲的甜品,可可脂是它的主要成分。可可脂中含可可堿,這種物質對很多動物來說是有毒的,比如喵星人和汪星人就不可以吃巧克力,但對人類來說,可可堿卻是一種反鎮靜物質,有提升興奮度,振奮精神的力量,究其原因就是我們人類代謝起可可堿來是小菜一碟,但貓和狗代謝可可堿速度就慢得多,非常容易在體內累積到中度的程度。

除了苦味兒非常重的黑巧克力,對大多數孩子,巧克力的誘惑只要嚐過一次就忘不掉,所以很多寶媽很糾結,到底要不要給寶寶吃巧克力,而孩子多大年齡才可以吃巧克力?
從營養學角度來看,學齡前的孩子都不適合吃巧克力,一旦巧克力吃得多了,會令食物中營養的吸收大打折扣。並且,市面上價格相對便宜的巧克力大多是代可可脂,這可不是“原裝”的可可脂,而是一種人造硬脂,含有大量的高度飽和脂肪,尤其是反式脂肪,如果經常吃是非常不利於寶寶的健康和發育的。
即使是天然可可製成的巧克力,其中的蛋白質含量也是很低的,而飽和脂肪含量高能量也就高,吃多了很容易影響正常食欲,如果在飯前吃了巧克力,還會在吃飯時出現飽腹感,可以導致寶寶厭食,進而造成體內蛋白質、無機鹽及維生素等人體必需營養物質缺乏,因此巧克力中的營養並不是適合兒童成長所需的。
此外,如果寶寶在晚飯後睡覺前吃了巧克力,因為其中含有的可可堿可以讓神經系統保持興奮,很容易造成不易入睡或是睡眠中反複哭鬧或是睡不安穩。
從中醫角度看,寶寶們依然是不適合吃巧克力的。在中醫看來,巧克力屬於熱性食品,而寶寶本身多是陽氣比較旺盛的體質,吃巧克力後容易生內熱,出現“上火”的症狀,比如流鼻血、大便干、小便黃、睡眠不安等內熱的表現。
盡管有研究表明,人在食用了巧克力後,巧克力所含的複合胺會釋放到大腦中,令人情緒變好、心情變佳,但對於本身還不知愁滋味的孩子來說,這個優點遠不如需要營養供應來促進生長發育的需求強烈,所以在上小學前,爸爸媽媽們還是把巧克力從孩子的食譜中暫時先剔除吧。等他們進入學齡後,再品嚐巧克力的美妙滋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