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時事

喬良:美軍為什麼一定要在28分鐘內打遍全球?

過去,美國人喜歡說:當世界上什麼地方出現麻煩,美國總統的第一反應就是「我們的航空母艦在哪裡?」現在這種說法正在逐漸成為過去時。當網際網路把全球連成一個整體,網上交易、網上支付已成家常便飯,隨便敲幾下鍵盤,成百億、上千億甚至數萬億的美元,就可以在瞬間完成轉移或者是抽逃時,這種幾乎以光速運行的資本流動速度,是每小時以三四十節的速度航行的航空母艦無法跟上的。即便是以超音速飛行的艦載機,也同樣跟不上。因為無論航母還是艦載機,都是物流經濟時代的產物,是為爭奪海上霸權,控制海上物流而設計的海面武器平台。在資本流已成為全球經濟生活主流的時代,美國人顯然已經意識到需要一種能與資本的流速相匹配的快變量手段,才可能控制或改變全球資本的流速和流向。

為此,五角大樓對其軍事力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儘快建立「全球快速打擊系統」。這一系統要求美軍的軍事打擊能力,能比以航母為代表的傳統軍事手段更快捷地打擊地球上任何目標,打擊時限也一再縮短,從號稱「一小時打遍全球」,縮短到「28分鐘打遍全球」。這個速度有什麼意義呢?其意義就在於,它基本上可以跟上資本流動的速度了。當大氣層返回式彈道飛彈或五六倍於音速的巡航飛彈落在地球的某一點上時,這一地區的投資環境就會迅速改變,驚慌的投資者們會迅速把資金撤離這個地區,那麼,撤離後這些資本會去哪裡?總不能懸在半空中,總要有個去處吧,而且,這個去處還必須是安全的。哪個地方最安全呢?當然是誰的拳頭大,誰那裡就最安全。美國急於發展「全球快速打擊系統」的目的,無非就是要用軍事手段這個快變量,像當年航母控制海上物流一樣,控制全世界的資本流。

因此,如今的五角大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注重美軍的速度——從部署的速度到打擊的速度,而這一切,都與資本的流速和流向有關,因為美國人心裡最清楚,今天的美國是一個建立在紙幣上的帝國。要讓這個帝國不垮塌,就必須保持美元的霸權,為美元而戰,這就是美式戰爭的全部秘密。

「預見」未來的世界

很長一段時間內,我都有些刻意迴避「軍事」這個話題。作為一個從事圖書出版行業十二年的編輯,雖然在此之前我曾經策劃出版過的「暢銷書」全部是和「軍事」這個話題有關,但我本人的出發點更多地是來源於對古今中外不同時期、國家、民族等歷史的思考。所以我困惑過,同時亦糾結過:即「應當如何地去思考並看待歷史及追尋其中的那些看似簡單、實則深奧的規律!?」後來通過和喬良將軍的交流,以及在編輯出版這部《帝國之弧——拋物線兩端的美國與中國》的時候,我逐漸開始找到了一個規律:經濟&金融。

翻開這部著作的讀者不難發現,這其實並非一部簡單的歷史類著作,因為這部著作中更多地是講的是「金融」這個主題;但細品之下,這又是這部著作最大的看點——因為按照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的原理,「政治」&「經濟」肯定是不可分割的,而「經濟」其實就是金融,我個人的理解是在這個框架之下才能體現出「軍事」這個概念及話題。正所謂「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其實也是經濟的繼續,因為戰爭的結果實際上往往是經濟實力的比拼,而發動戰爭的初衷往往也是為了刺激經濟。這與現今全球範圍內似乎無所不在的中美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以及又無法分割的利益關係是完全吻合的。

拋開「地緣政治」「冷戰思維」這兩種已經過時的理念,如今的世界,正在邁向一個前所未有的、前途未卜的「分享時代」(這一點喬良將軍在著作中已經論述)。這一切,都是因為過去十五年來網際網路所帶來的空前的衝擊、海量的信息爆炸所造成的。這樣網際網路發展及信息衝擊對權力的核心——信息壟斷的瓦解,同時是中美兩國必須都要面對的問題。正如喬良將軍在這部著作中的精闢論述及預測「網際網路將瓦解一切霸權,美國之後,再無帝國」,面對這樣一個可能到來的時代,作為人類漫漫歷史長河中最後的帝國——美國,其焦慮的心態自然是可想而知的;恰好此時,在美國的大洋彼岸,一個新興的大國——中國正在崛起;儘管中國自身也面臨著很多這樣那樣的來自內部的問題,但並不妨礙如今的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一製造業和產品出口大國,正如美國是如今世界第一的貨幣輸出大國及金融帝國。同時中國為了自身的發展與時代的前進,必須要有更多的、最起碼的「話語權」。

掐指一算,編輯出版這部著作的過程實際上從2013年時候就開始了,到今天正式出版發行已經過去了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當時和喬良將軍在探討這些話題時候無意中確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即將這些原本聊天的內容請喬良將軍寫成一部著作,即《帝國之弧——拋物線兩端的美國與中國》。在編輯出版過程之中,與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高級記者戴聞名女士、《解放軍報》社主任編輯曲延濤兄、香港《文匯報》北京新聞中心執行總編輯凱雷兄的交流,亦給了我很多的指點及幫助;對於這些「助力」的致敬,用文字是無法表達的,只能是以將這部著作成功編輯出版來致以敬意。

最後,借用2015年10月31日,前美國國務卿、著名學者亨利·基辛格博士在北京參加「京城國際論壇」之時的一番最新觀點來結束這篇文章:「我(基辛格)也不知道未來的世界秩序會是什麼,但我經常對美國人說,要儘量理解中國人在想什麼;同時,我也希望中國人能夠儘量了解美國人在想什麼。美國從未有一個強大的鄰國,所以美國總是感覺很安全;但中國從來不缺乏強大的鄰國,所以經常會感覺到威脅。」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