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倆長得像親姐妹 遭遇卻差很多

![]()
最近寫關於秋瓷炫的一篇文章的時候,好多朋友跑到評論區說,“誒,她是不是演《明朗少女成功記》的那個?”當時看到這些留言的時候,我就一直在心裡嘀咕,演《明朗少女成功記》的不是張娜拉嗎?啥時候變成秋瓷炫了?
一開始我以為是兩個人長得比較像,很多搞混了。藍額,等到自己去搜索求證的時候,才發現,原來秋瓷炫真的有在這部劇裡出現過!!只不過,她是給張娜拉跑龍套,演的是張娜拉的好朋友~~(她倆長相這麼相似,產生誤會真不能怪我啊~~)
發現這個真相後,我就想,兩個長得這麼相似的韓國女演員,來華髮展的時間也差不多,而且秋瓷炫還給張娜拉跑過龍套,為什麼前者拿獎拿到手軟,後者卻被民意“趕”出中國呢?我們不妨對比來看看。
秋瓷炫來華髮展,最早的一部劇,可以追溯到2003年和彭于晏合作的《戀香》。雖然這部劇的時間早於張娜拉來華,但她進入內地拍戲的時間則是在2005年《大旗英雄傳》的時候,比張娜拉拍《刁蠻公主》的時間還晚。而且那時候秋瓷炫在內地應該還算個小透明,哪裡比得上因為《紅豆女之戀》等劇在內地熱播而人氣大漲的張娜拉。所以,從起點來說,張娜拉是遠高於秋瓷炫的。
但在兩人首部內地作品都取得不錯反響後,兩個人的內地事業卻呈現截然相反的走向。秋瓷炫出演了《楚留香傳奇》、《讓愛化作珍珠雨》等劇,雖沒有大紅大紫,但好歹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刷了幾次臉。回韓國演了幾部電影電視劇後,2011年又重新殺回內地,演了一部《回家的誘惑》,從此大紅大紫,星路大順。
接的電視劇不僅類型和角色多元化,還都非常符合秋瓷炫本人的氣質和特色,給她提供了很大的展現演技實力的空間,也都給觀眾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比如《新烏龍山剿匪記》裡,立志做國軍最年輕女少將、心高氣傲的國民黨特務陳鳳嬌;《木府風雲》裡,身負血海深仇、潛伏麗江木府十餘年伺機報復的納西族女子“阿勒邱”;《舞樂傳奇》裡的妖豔女飛賊夜莎羅。個個都是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秋瓷炫也憑藉這些角色拿下樂視網盛典2011“開年人氣偶像”獎、“亞洲偶像盛典頒獎典禮” “亞洲偶像最受歡迎海外演員”獎、中央電視台2012中國電視劇年度明星盛典“國際合作獎”等各種獎項。
而張娜拉,從《刁蠻公主》以後,雖然也演了不少劇集,但幾乎沒有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距?個人思考,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定位的差異造成星途截然不同。
從秋瓷炫的活動軌跡可以看出,她基本是將自己定位為一個演員的,很少或幾乎沒有涉及唱歌或其他領域。專注才能帶來專業,我想這也是為何她一部劇比一部讓人驚喜的原因所在。
而張娜拉卻截然相反,她並沒有專心於演藝事業,而是大量接了很多商演活動,而且還是音樂類的為主;還三心二意出唱片,參加各種演唱會。如果她自己的唱功本身就夠棒,這還無可厚非,偏偏唱功不夠硬,在商演上爆出假唱事件,從此成為人生的一個黑點,和另外幾個敏感的點一起發酵,為最後的退敗埋下根芽。
2、挑公司的眼光。
秋瓷炫簽約的是北京強視傳媒。這家公司,看資料,前身應該是廣東強視影業傳媒。看這家公司出品或參與出品的一些劇,你就能對這家公司的可靠性揣測一二了:《小李飛刀》、《忠勇小狀元》、《中華英豪》、《桃花扇傳奇》 、《飛刀問情》、《金粉世家》、《親親寶貝》、《龍票》、《大旗英雄傳》、《楚留香傳奇》、《敵營十八年》等等。
而張娜拉簽約的巨星影業,雖然是炒作大王鄧建國旗下的。但太會炒作也是有風險的,稍有不慎就會適得其反。這不,張鄧兩人最後果然“毀在了20萬元”上。後面的“圈錢門”事件和穿韓服祭拜李時珍輿論的發酵,幕後究竟有沒有貓膩,那就只有天知地知了。
3、個性差異。
從張娜拉在韓國綜藝節目上說出“不僅在中國受到排擠,在韓國演藝圈也受排擠”這話來看,這姑娘,情商是遠遠不能跟在綜藝節目上講述自己淒苦身世的秋瓷炫比的。
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