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武漢,某女士在超市給孩子買了塊巧克力,孩子吃幾口後咬不動了,比花生硬得多,仔細一看,原來是一枚年久失修、殘缺不全的爛牙!
半月前,蘇州,某阿姨吃黑芝麻湯圓時,吃出來一顆破舊的牙齒。
去年二月,日本,一帶孩女士,在麥當勞餐廳吃薯條時,發現了一顆破碎的人牙齒。
前年,英國,某女子在乳酪中吃出一顆人類的牙齒。
前年,雲南,某大媽在家吃飯吃出一顆牙齒。
前年,合肥,某先生從超市買回某品牌牛奶餅乾,其妻吃到硬物,水沖洗後發現是一顆殘缺人牙。
另外,還有棗糕裡,粽子裡,包子裡……埋伏著的人類牙齒。
這些年,地球人吃出來的牙齒的機會,看上去,比中個六合彩,容易得多。
人的牙齒和人的牙齒,除了親吻之外,還有另外一種相遇的方式,就是一顆牙齒躲在某食物裡,像漂流瓶一樣漂著盪著,直到有一天,在一咬之間,遇見了自己的同類。只是,這樣的同類相遇,並沒有牙牙相見的惺惺相惜,而是充滿了活人遇見陌生死人的驚恐,被活見鬼的憤怒。
大前年,重慶,某先生吃火鍋,點“豬牙齦”這道涮菜(世間居然有這樣一道菜,比吃到牙齒還稀奇),吃到了三顆長且尖的豬牙齒,牙齒長在牙齦上,絕對是豬的,所以這位先生雖說不高興,但同意了店家的賠禮道歉和解釋:牙齦上有牙齒,好比瘦肉上沾了點肥肉,可以接受。
還有某女士要了一份骨頭肉荷包蛋飯的外賣,吃到一顆一厘米見方的完好的牙齒。後經人醫和獸醫聯合會診,此乃一顆實打實的豬後磨牙,且店家解釋,這是切豬頭肉時不慎落入的豬牙齒,某女士的感覺才好起來。
這兩實例表明,吃到的牙齒,如果不是人的,是豬的,或者其他動物的,吃到的消費者還長舒一口氣呢。最忌諱的,還是來路不明,充滿懸疑的同類的牙齒。
萬一的憤怒相遇之後,結局是什麼呢?
吃湯糰的蘇州阿姨,還是得到了商家好言好語的撫慰,物質撫慰未見報導。
吃米飯的雲南大媽索賠一萬元,被商家告了個敲詐勒索。如果大媽不是構陷,就算索賠兩萬元,也不是敲詐,最多算是維權過度。
合肥買餅乾先生據理力爭,商家把全城同品牌餅乾的都下架了,海外生產廠家並不認賬,“好好的餅乾中怎麼會出現那麼大的牙齒?”充滿了對中國消費者品質的不信任。好像吃出來的牙齒是杜撰,是要訛人。
至於前天巧克力裡的這顆老黃牙,鑑於反轉——反轉——再反轉的新聞事件層出不窮,雖說牙從何來,最終多半是無頭案,但謹慎起見,先把反轉的可能分析一下。
要說成是炒作,炒誰呢?賣吃的食品公司,比不得賣穿的優衣庫,一個試衣間火了,可能吸引更多人躍躍欲試,一顆牙齒火了,可是斷了多少人的食慾。所以,炒,可能性不大。
食品企業明爭暗鬥多了去了,構陷的可能性,從目前披露的信息,還不能完全排除。如果要有驚天大反轉,也就在這環節了。不過,可能性並不大。
生產廠家態度還是誠懇的,承諾要調查,要賠償。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咱們看一下一衣帶水的日本,吃出來的牙齒,後續如何。
日本麥當勞的餐廳經理,隨即登門致歉。不過歉意並未撫平女子怨氣,她的想像力比武漢女子豐富,聯想到自己年幼的孩子,可能吃到牙齒並被噎住,窒息,後果很嚴重,所以,這名女子就依舊處於驚恐之中不能自拔,不肯原諒。
麥當勞解釋,薯條原料從美國來,受污染可能性小,加之餐廳員工並沒任何人,在那段時間內掉了牙齒。至於那顆並未經過烹飪處理的牙齒,到底是如何和炸薯條走到一塊的,麥當勞一直在調查,一直沒結果。
麥當勞堅持牙齒是孤案,麥當勞的食品安全管理是信得過的,麥當勞不存在系統性問題。
不過,這樁醜聞,加之吃出來塑料等異物問題,導致日本麥當勞客源減少,股價連續下跌,店鋪被迫關門。就在半個月前,東京繁華的澀谷地區的一家麥當勞黯然關閉。
這次,巧克力的廠家和日本的麥當勞大叔有得一拼,是全球巧克力家族中的巨頭之一,條狀巧克力世界銷量第一,巧克力品牌第二。總不能說這埋伏在巧克力裡的牙齒,是為了警示:多吃甜食,會生蛀牙吧?
春節前這顆鬧心的牙,是品牌的大危機,但如果能從日本麥當勞事件中看到自己應該怎麼做,把這顆倒霉的牙齒處理得當,應對得體,也完全可以變危為機,風雨中成長,取勝於長遠。中國消費者多麼樸實啊,吃到豬牙齒都阿彌陀佛。看到這巧克力牙齒新聞,趕緊去買幾塊巧克力來壓壓驚。
當然,有運氣好的同胞,吃貝類遇到的異物,就能是貨真價實的珍珠,恨不得來上一打的異物啊。不過,就算吃到的牙齒不是枯黃老牙,而是純金假牙,和珍珠還是不能同日而語,連豬牙齒都比不上,還是應該投訴,還是應該很生氣。
我沒遇見人牙齒的倒霉運氣,也沒遇到珍珠的好運氣,吃火鍋時遇到過蟑螂小強的屍體,叫服務員過來看,小姑娘一個勁說對不起,說給我換鍋底,但她說最後會扣她的錢。我,心一軟,結賬走人。我告訴愛心軟的我自己,以後如果吃出了異物,千萬不要好奇是什麼,千萬不要翻來覆去研究,趕緊走人就好。
不要學我,吃出異物,要留好物證,佐以相片錄像證據,打舉報電話。鑑於吃出人類牙齒所引起的高度不適感,十倍索賠太少了,應該依據新食安法,進行懲罰性賠償,千元保底,上不封頂,這是消費者的以牙還牙。
廠家商家,不是賠不起這個錢,而是放不下面子,丟不起這個人。但事情既然出來了,那就先好好解決問題,若是像了日本麥當勞的那顆牙齒,那可是一顆消解企業美譽度的利牙,麥當勞自以為高姿態了,很委屈打碎了牙往肚裡吞了,其實吞下去是有內傷的。
好好把消費者和圍觀者,被這顆牙齒的傷害填平了,再說其他。中國消費者,成長起來了,成熟起來了。不會訛好人,也不會放過壞人。
如果能讓消費者相信,這顆牙齒,確實是天外來牙,在廠家的質量控制體系中,莫說一顆牙齒,就是一根毛髮,也都休想混入其間。那麼,沒有丟失的責任和忠誠,就是熱愛巧克力的消費者,以及商家,共同希望的,傷害最小的,鍛煉企業的以牙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