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智勇雙全的明朝大將,最後卻因為這種原因被凌.遲處死,上萬民眾搶食他的肉下場淒慘...!

中國刑法種類很多,凌遲算是非常殘忍的一種了,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講袁崇煥。
袁崇煥算得上是明代被殺的大臣中,最冤枉的一個了,他智勇雙全,是威名遠播的明朝將領,如果有他在清軍便不會入關,但是他卻被誣陷為叛國投敵的罪臣賊子。
其實,袁崇煥是不應該死的,至少不應該死的那麼慘,恰恰相反,袁崇煥本應該逃過此劫的,儘管他是因為被皇太極使詐,被崇禎皇帝的多疑所害致死,但是我們從中細緻分析,便不難發現,袁崇煥之所以落下這個慘死的結局,那是因為與他的性格有著莫大的關係。袁崇煥鎮守的寧遠城,是兵家爭戰要地,明朝曾先後派過眾多大臣去作戰,更有位級相當高的尚書等官員,但是論起戰功來,就要數袁崇煥戰功卓越了,清軍攻打寧遠時,雖然清軍兵多將廣,佔絕對優勢,但是袁崇煥奮力抗敵,清軍兩次敗在袁崇煥的手裡,戰功加身的袁崇煥,開始不淡定了,他越來越驕傲,以至於目無一切,在朝堂上對明天子崇禎,以及各大臣開始大肆發表不符合實際的言論,為他日後的慘敗引燃了導火索。
崇禎皇帝在位的時候,清軍調集大量軍隊,攻打必爭之地錦州,崇禎皇帝擔驚受怕,召集群臣,研究破敵之策,當皇帝問及袁崇煥,前方戰事什麼時候才能結束時,袁崇煥竟然不以為然的說,也就五年吧!
當時的大臣們並不相信袁崇煥的話,但是崇禎皇帝卻大為稱讚,然後袁崇煥在皇帝和大臣的面前,更加囂張跋扈,他要求各職大臣必須在皇帝面前保證,自己的軍隊物資要供應充足,如果自己需要調派人員,涉及的大臣必須配合,袁崇煥要皇帝為他行方便之事,各文武百官都不許有什麼反對言論,也不強加干涉。
袁崇煥的這一舉動,使得朝中上下許多大臣對他不滿,大臣們認為袁崇煥得到了皇帝的重用,竟然藉機要挾,任意妄為,大臣們對他的這種行為感到非常的氣憤。可是當袁崇煥去前方就任後,戰事遠沒有他想像的那麼順利。於是袁崇煥便想出了議和的辦法,他希望通過求和來短暫的阻止清軍的進攻,因為前任皇帝在位的時候,袁崇煥就曾被委以重任出去和談過,可是他卻沒有想到如今的天下,是崇禎皇帝作主,他也沒有料到自己的和談大計,並沒有得到崇禎皇帝的認可,崇禎皇帝生性多疑,並且這個時候,出了個毛文龍事件,袁崇煥又私自將他處死,袁崇煥的這種行事風格,被崇禎皇帝所顧忌,進而很害怕。
然而滿朝文武也大肆議論,袁崇煥卻不知自己的一意孤行,已經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為自己的慘死留下禍端,皇太極正是抓住這一機會,利用這件事使了一招離間計,一邊把袁崇煥主張議和的事情炒的沸沸揚揚,並把袁崇煥處死毛文龍之事說成是袁崇煥為了對大清表示誠意的一大舉措;另一邊,皇太極自己親率大軍一路進攻,直至北京腳下,導致北京城上下人心惶惶,到處都在傳說,是袁崇煥投敵賣國,在這個時候,本來就敏感多疑的崇禎皇帝在也坐不住了,他下旨抓拿逆賊袁崇煥,並馬上梟首示眾,而當時朝堂上下,沒有一個大臣為袁崇煥辯解,就這樣,歷史名將袁崇煥含冤受屈而死。
但在明朝的歷史上卻記載,袁崇煥被施以凌遲之刑,在去往刑場的路上,袁崇煥的肉就被一片一片的割下,但是更讓人心寒的是,不明真相的老百姓,把對清軍的仇以及對漢奸的恨,都發洩在了袁崇煥的身上,那些有錢的富戶,大把大把的扔錢給行刑者,爭相購買袁崇煥的肉生吃,那些沒有錢的窮人們,便蜂擁而上,從行刑者手裡搶奪袁崇煥的肉來生吃,往往一塊肉又被幾個人撕成數塊,這場面簡直就是個“人肉拍賣大會”。
當到達刑場的時候,袁崇煥就已經死了,只剩下一顆頭顱,崇禎皇帝隨後又下旨,命人將袁崇煥的頭顱,傳給各個守城將領,藉此來警示他們,叛國投敵就是這個下場,袁崇煥的死慘不忍睹,處決他的現場人聲鼎沸,空前絕後,共有萬人左右吃到了袁崇煥的肉,這些人竟以此為榮,到處炫耀,而冤死的名將袁崇煥,他不畏強敵,在與敵軍交戰時,沒有敗績,但他卻真真正正的敗在了自己的手裡,他的死全是因為他不可一世的性格。
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