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子丹竟被李連杰一拳打哭?揭秘功夫明星的師父有多牛逼!

今天,一段李連杰在N年前的視頻突然爆紅,視頻中,老外嘲諷中國的太極拳就是「老年人玩的」,引來李連杰不爽,於是現場展示太極拳,兩腳踢壞桌子!!!先上視頻。
其實,這個短短的視頻,只是李連杰展現真實功夫的一個極小的片段。早些年前,李連杰曾在多個場合展現自己的真功夫,只是近年來,他才將自己的功夫定義為「表演」。
上面這段視頻,是李連杰當年獲得全國武術冠軍比賽上的長拳表演。少年時的李連杰,身手已是如此俊逸。
下周,由廖凡、蔣雯麗、宋佳等主演的《師父》將要在內地上映了,這部講述「詠春北上」的電影,為觀眾還原了民國時期天津「武術界」的盛況。「師父」這一關鍵詞,也成為近期的熱門詞。那麼,像李連杰這類功夫明星,他們的「師父」都是誰?又有怎樣的傳奇經歷?小摳今天就來為您揭秘。
李連杰的師父——吳彬
俗話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李連杰的成長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其中最為人熟知的,當屬吳彬。
吳彬,中國武術九段,國家級教練員、「體育運動榮譽勳章」獲得者,現為中國武術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
1966-1976期間,他大膽組織有識之士如李秉慈、門惠豐、劉洪池、張益民、趙惠明等30多人,堅持業餘習練武術。這些人後來大多成為傳播武術的骨幹力量,吳彬為北京市武術事業的開拓和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1970年後,吳彬參與籌建了北京市武術隊,培養出李連杰、吳京、李志洲、王建軍、梁長興、殷玉柱等優秀運動員;他還是優秀女運動員李霞、郝致華、黃秋燕、張桂鳳等人的啟蒙教練。
當年,在一次上課時,吳彬發現剛剛入隊沒有幾天的李連杰沒來,是生病了還是有其他的原因?當時,電話還沒有普及,吳彬就利用業餘時間,找到了李連杰家,一了解,原來是他的母親怕兒子沉迷在練功里耽誤了學習,打算讓兒子退出武術隊。
在吳彬的多次說服下,李母終於同意,讓兒子跟着吳彬學習,正是吳彬這種「不放過一棵好苗子」的伯樂教育思想,才留下了這位武林天才,也才有了李連杰的現在。
後來,李連杰在談到自己的這位師父時說:
我老師雖不是最出色的武術家,卻是十分出色的教練。他到中國各地為我們找來不同的老師,教我們不同流派的武術。
是的,只是他太嚴歷了,是個很不可愛的父親。我的同學們都希望他死掉,因為他們太恨他了!我小時候也曾恨他,但是,得了冠軍之後就喜歡他了。他教導學生,因人而異,對某些孩子,他揍、罵、罰、強迫;而對我這樣的學生,他則常使用諷刺手法。例如挖苦說:「嗯,你已經是最好的了,沒必要再練了。」於是,我就會感到內疚,自覺地逼迫自己訓練。
其實,除了李連杰外,吳彬還有一位弟子——甄子丹。
吳彬回憶說:「當年第一次看到甄子丹的時候,我覺得他的身體素質還不錯,挺適合練習武術的,但是武術的底子比較差,那個時候他還只是剛剛開始接觸套路,還沒有系統的學習過,身體的柔韌性比較差。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是讓他和女隊員一起學習的,但是為了不挫傷他學習的積極性,我們就騙他說和女隊員一起主要是為了練腿。但是他很刻苦,聽他的師兄弟講,經常在別人都已經離開武術館後,只有他一個人還在堅持練習。」
但是,或許是由於文化差異的原因,甄子丹對吳彬師父的循循善誘並不領情。有傳言稱,其時甄子丹是武術隊唯一的外國學生,自認為是美國人,籠罩在母親的名氣之下,處處高人一等,經常指手畫腳,甚至連教練也不放在眼裡,這令包括李連杰在內的武術隊其他隊員很是不忿。
由於武術隊不允許私下動手並對此處罰十分嚴厲,很多人雖然想教訓一下甄子丹但還是忍耐沒有動手。而李連杰由於出身在單親家庭,從小由母親撫養長大,學武之後十分敬愛師傅,隱然以父親看待。見甄子丹多次衝撞吳彬,十分氣憤,某次借着甄子丹挑釁的由頭,答應接受挑戰。據說雙方動手,只一個照面,甄子丹的腿功還沒施展就被李連杰打趴下,滿嘴是血,哭天抹淚。之後甄子丹就離隊出走,這件事到現在都被武術隊引為笑談。
除了啟蒙恩師吳彬,李連杰在進入演藝界之後,也從不少師父那邊學到了功夫以及功夫之外的東西。《一代宗師》中說「有一口氣點一盞燈」,這些年來,李連杰在傳播太極拳等中華武術方面,的確做出了很多嘗試。網上曾一度盛傳李連杰跟隨泰國明星托尼賈學習泰拳,但此事從未被證實過,或許也可以看做是李連杰對中華武術的專一吧。
甄子丹的師父——趙長軍
從北京武術學校出來後,甄子丹一度回到美國,到了1987年,他又來到西安趙長軍武術學院師從趙長軍開始學習傳統武術。其實,趙長軍也是一位大家不了解的「功夫明星」。
在當年一部《少林寺》使得李連杰名聲鵲起,而在其後也有一部電影叫《武當》,曾經也讓趙長軍頗受世人關注。其實,據趙長軍說,《少林寺》最先是找他來主演的,或許當年他若主演的話恐怕以後就沒有李連杰什麼事了。
之所以沒有出演《少林寺》,主要是趙長軍是回民,而《少林寺》反映的是佛教題材,其中還有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內容,感覺角色不合適,所以趙長軍就拒絕了,因此才有了後來李連杰的出演,並由此一炮走紅。
從1978年到1987年,趙長軍憑著過硬的武功和超人的毅力,十次榮獲國際國內武術比賽「個人全能冠軍」。奪得金牌54枚,被譽為武術界的「長勝將軍」,成為中國武壇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十連冠」和「金牌大戶」。
不僅如此,趙長軍和李連杰兩人還曾經在賽場上是對手,但在場外兩人卻是很好的朋友。在80年代兩人交往比較多,不過後來李連杰去了美國後,兩人的交往就比較少了。而趙長軍現在則致力於辦學事業,甚至已將學校辦到美國。
其實趙長軍曾經也拍過不少電影和電視劇,如大家都熟悉的《武當》、《大刀王五》、《海燈傳奇》等等,特別是主演的《海燈傳奇》在當時引起轟動,也使得趙長軍紅遍大江南北。但是,此後的趙長軍一度沉寂,也就幾乎很少有人知道。
說到電影,趙長軍也還是十分喜愛。據說,香港曾有三家公司都要跟趙長軍簽約,並保證每年拍三部戲,但被趙長軍婉言拒絕了。趙長軍還是喜歡他的武術事業,也希望將其發揚光大,所以後來一心撲在了教育上。
李小龍師父——葉問
隨着近幾年葉偉信版《葉問》系列電影以及相關延伸的電影作品,大家對葉問這位李小龍的師父已經很熟悉了,王家衞執導的《一代宗師》更是將民國武術界的故事講的浪漫唯美。
葉問作為將詠春拳發揚光大的「一代宗師」,其實並沒有想到讓李小龍將其詠春拳傳播到全世界。李小龍約在1954年間,在利達街武館內拜入葉問門下,而他確實相當投入,從不缺課;但因移民美國,可惜未能連續學完所有拳法。發達後的李小龍,曾再親訪葉師,希望能學得詠春拳的木人樁法。並提出以一間樓宇的代價請葉師親自示範全部詠春木人樁法,由李氏拍攝成影片攜帶回美國自行學習,卻被葉問婉言所拒。
此外,葉問對待李小龍,也一如他的性格那樣溫和,並沒有特意的關照。而且,葉問還斷言李小龍是「短命種」。原來,李小龍的雙腳天生有小缺陷,走路的時候有一點上下「顛」。普通人不一定能看出這個缺陷,心明眼亮的葉問卻早已看出他這個特徵,笑言李小龍「走路時腳跟不到地,正是短命相」。李小龍天生平足,不但走路時「腳跟不到地」,早期更不能以整個腳掌觸地的姿勢蹲下來,這是葉問及其他與李小龍要好的師兄都知道的。所謂「走路腳跟不到地便短命」的傳言,其實並非葉問首創,而是有醫學依據的。
成龍師父——于占元
生於1905年的于占元,是一位武術家、京劇名伶。他最大的成就,當屬培養出了包括成龍、洪金寶在內的「七小福」。
流落到香港後,于占元創辦了「中國戲劇研究學院」,名字雖然取得唬人,但要論規模在香港眾多戲校中也只算得中等,而且校舍破敗,條件簡陋,所幸師傅並未誤人子弟,教得認真。
「七小福」是一出京劇,也是一個戲班,更是于占元這群得意門生的總稱。很多朋友都以為「七小福」指的是成龍等七個人,實際卻不止。原來於師傅在一次京劇表演中,選了元龍、元樓、元彪、元奎、元華、元武、元泰七人擔任《七小福》的主角(註:成龍當時的藝名為元樓),因為演出非常成功,于占元便藉此組了個「七小福」。
「七小福」戲班成員共有十四人,除去上面提到的七人外,尚有元德、元俊、元彬、元振、元寶、元秋等人。只是隨着歲月流逝,如今再回看這群師兄弟,元俊、元泰、元武幾個在八十年代初期即銷聲匿跡;元振、元寶也只是混跡影壇,默默無聞;而洪金寶、成龍、元彪、元奎、元華、元德、元彬七人則成為當今香港影壇的赫赫人物,由此大眾眼中的「七小福」便順理成章地具體到他們七個身上。
在成龍成為「大哥」後,回憶起自己的師父,成龍曾經這樣說:
因為我們的師傅給了我們別人給不了的東西。當然小時候很怕他,到恨他,到尊敬他。你看今天整個電影武術指導界,有多少是我們元家班的。你數一下:袁和平、洪金寶、元彪、元武、元華、元彬、元奎、元寶、我……可能有數漏的。我們以這個為榮,我們是元家班的,我們是師傅那邊出來的。
是啊,就像《一代宗師》中所說:「人活這一世,能耐還在其次。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裡子,都是時勢使然。」如果說成龍、李連杰、甄子丹等這些功夫巨星是武林的面子,那麼裡子,則是他們那些幾近默默無聞,卻在傳承武術的師父們!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