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新奇
睡醒後頭超痛、房間超亂,才想起昨天好像又...看完這篇,以後喝醉酒闖禍都沒藉口了!

早上(或是下午?)睜開眼睛坐起身,看見凌亂的房間、隨處脫下的襪子和衣褲、臭到不行的身體、頭也痛到一個不行,這時候你才猛然想起昨天晚上他媽的又喝ㄎ一ㄤ!這都不重要,直到你慢慢的回想起來你好像做了一些什麼好像、可能、應該會後悔的事情。
當你很惶恐的拿出手機確認那個你不應該撥出的號碼、不應該發出的訊息,你很懊悔但也來無力回天的心情。
但是你知道嗎?這些酒後吐出的真言,並不是你不知到哪裡來的想法,而是那些你清醒時沒有勇氣講出來的。
根據心理學家Bruce Bartholow表示,酒精不會讓你做壞事,它只會讓你少點在意。
所以當你為了酒醉後失言,用上了「我喝醉了,我不是那個意思」的藉口以經行不通了!
Bartholow教授認為,酒精會緩和大腦的「警報機制」,當這個機制被酒精影響時,會讓自我控制能力喪失。
意思就是:
就算你不想承認,你其實知道你在說什麼。
Bartholow 做了一個實驗,他把67個人(年齡為21至35歲)平分三組,一組喝酒精飲料、一組喝軟性飲料、剩下的一組則喝安慰飲料 (其實沒有酒精,但卻讓你以為有酒精)。所有受試者都被指示要完成一個本來就故意要讓人出錯的電腦測試。
跟預期的一樣,酒精組對於犯下錯誤這件事情警覺性較低,但安慰飲料組的「警報機制」反而更低 (他們現在對這個現象暫時沒有合理的解釋)。
實驗也證實,酒精組其實跟軟性飲料組、安慰飲料組都一樣,他們都知道自己正在犯錯。於是這也證明了酒精不會讓我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只是,我們只是不在意而已。
Batholow表示:「雖然我們鼓勵受試者儘快回答問題,但受試者會在錯誤之後回答得更慢,這也是一種自我控制的反應。我們在安慰飲料組有看到這樣的反應,但在酒精組並沒有。」
酒精不是讓你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而是你對這些行為的結果比較沒有特別的在意。
你酒後說的那些話,都絕對不是「不小心」
研究中有433位20歲的受試者,他們找到5個可信的喝酒打電話的動機:
1. 人際關係的潤滑:動機指出,喝酒打電話會讓他們比較有自信、勇氣、表達他們自己、對他們行為負比較少的責任。
2. 娛樂: 他們覺得這很有趣、其他人也會覺得有趣,所以隔天酒醒後就可以故事說了。
3. 合作: 酒醉的溝通有時候是用於與人相約見面、商量計畫等等。
4. 情感的表白: 他們會打電話給朋友或是他們心愛的人、想念的人。
5. 性事:對於引起性、開始性、或是勾搭上某人。
但無論你是哪個組別的,它們都有一個共通點:減少壓抑。而人們會在酒後打電話是因為他們的防備心降低了、而煩惱也隨之消失了。
所以這麼說來,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就是「酒後吐真言」是真的!而且也沒有所謂的「酒後亂性」,因為你並不是無法控制自己,你只是借酒裝瘋,做出平常不敢做的事情罷了。分享出去!快把這科學知識告訴你愛喝酒的朋友們!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