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年輕事業有成女博士驟然逝世!她臨死前最後的日記,驚醒千萬人!現在超過半夜2點睡的人都要看!一定要轉給子女知道!
		                            
		                        于娟,留學博士,大學優秀青年教師。
 2009年12月被確診患上了乳腺癌,
 2011年4月19日凌晨去世,年僅32歲。
 患病期間,于娟把自己患癌症前的生活寫成《癌症日記》發到了網路上,引發許多網友關注。
「健康真的很重要。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
 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
 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
 不要拚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第一,我沒有遺傳;
 第二,我的體質很好;
 第三,我剛生完孩子喂了一年的母乳;
 第四,乳腺癌患者都是45歲以上人群,我那時只有31歲啊。
那是什麼原因呢?
 12點前就沒睡過覺
我十多年來的習慣就是晚睡。
 其實晚睡在我這個年紀不算什麼大事,
 我認識的所有人都晚睡,
 但我要說晚睡真的非常不好。
回想十年來,自從沒有了讀書時宿舍的熄燈管制(其實那時我也經常晚睡),
 我基本上沒有12點之前睡過覺。
 學習、考GRE、TOEFL、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
 與此同時,聊天、網聊、宵夜、K歌,
 厲害的時候通宵熬夜,平時的早睡也基本上在凌晨1點前後。
後來我得了癌症,開始自學中醫,
 看《黃帝內經》之類,
 知道了按時睡覺的重要性:
 23點~凌晨1點子時,膽經當令;
 1點~3點丑時,肝經當令。
 當令是當值的意思,
 也就是說這些個時間,
 是這些器官起了主要的作用。
我的肝,有幾個指標在查出癌症的時候發現偏高,
 但是我此前沒有任何肝臟疾病。
 我非常奇怪並且急於搞明白為什麼我的肝功能有點問題,
 因為肝功能不好不能繼續化療。
看了上面的這段話,加上醫生的解釋,
 23時至次日3時,是肝臟活動能力最強的時段,
 也是肝臟最佳的排毒期。
 如果肝臟功能得不到休息,會引起肝臟血流相對不足,
 已受損的肝細胞難以修復並加劇惡化。
 可見,「長期熬夜等於慢性自殺」的說法並不誇張。
患病之後我就在想,
 我們應該在能控制的時候多控制,
 在能早睡的時候儘量善待自己的身體。
 有些娛樂,電影也好,K歌也罷,
 想想無非是感官享受,過了那一刻,都是浮雲。
 惟一實實在在的,是你健康的身體。
嗜吃葷腥
在得病之前,每逢吃飯若是桌上無葷,
 我會興趣索然,那頓飯吃了也感覺沒吃一樣。
 我媽認為這種飲食嗜好,或說飲食習慣,都怪我爸遺傳。
 我爸三十出頭時就是一級廚師,
 我們當地貌似1/3的廚師都是他的徒子徒孫。
 在物質匱乏年代,葷食稀缺,而我全吃葷菜長大。
 我很喜歡玩手機遊戲的貪吃蛇,反思想想,
 無論你再怎麼靈巧機敏,貪吃的後果總是自食其果。
 玩來玩去,我竟然是那條吃倒自己的貪食蛇。
學習工作經常突擊「抱佛腳」
說來不知道驕傲還是慚愧,站在脆弱的人生邊緣,
 回首烽煙滾滾的30歲前半生,我發覺自己居然花了二十多年讀書。
 頂著讀書的名頭,我曾大把揮霍自己的青春與生命。
 相當長一段時間,我是著名的不折不扣2W女。
 所謂2W女,是指只有在考試前2周才會認真學習的女生:2 weeks(兩週)。
 同時,考出的成績也是too weak(太差了)。
然後我開始突擊「抱佛腳」,不計血本地折騰自己,
 把自己當牲口一樣,快馬加鞭、馬不停蹄、
 日夜兼程、廢寢忘食、嘔心瀝血、苦不堪言。
 最高紀錄一天看21個小時的書,看了兩天半去考試。
相信像我這樣生活習慣的人不在少數,
 深切提醒那些在dealine(最後限期)之前突擊作業的同學們,
 要注意身體了!
我希望此文,對需要幫助的人有所貢獻。
 也真心希望我的朋友們,在癌症面前,
 相信「千里之堤毀於蟻穴」這句古訓。
【專家分析】于娟的患癌經歷是典型生活方式不健康引起的
婦產科副主任醫師說,長期熬夜會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失調,雌激素、孕激素不平衡,易致內分泌失衡,免疫力下降,容易發生癌性腫塊。
成功人士比普通民眾更要注意防癌。
 每年最好做兩次體檢,即1次防癌體檢+1次常規體檢。
 千萬別連續幾年都不體檢,一旦健康出問題就後悔莫及了!
同時,最關鍵的是要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管好嘴邁開腿,少點應酬、少點不良飲食習慣,多做點運動,
 尤其是室外有氧運動,儘量保證生活起居有規律。
 看完記得馬上分享出去給經常熬夜的家人或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