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再不工作,就成了「三等人」!

不工作就成了“三等人”

現實中,很多人都是為了賺錢、為了生活而工作。但也有人說我們應該為了工作而生活。這兩種表述有什麼差別呢?仔細想來,兩者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為了賺錢而工作,最關注的是金錢數量的增加。你可能因為薪水漲落而斤斤計較,卻往往忽略了工作帶給你其他方面的享受和意義。比如,工作充實了你的生活,填補了你的內心,增長了你的能力,拓展了你的社交……

(source: 星座好朋友)

為 了工作而生活,會把工作看成生活的一部分,在這種態度之下,你更能體會到工作對於生活、對於自身成長的真正意義。“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這 句流行語也道明了工作的目的。如果你現在還處於解決溫飽問題的階段,你在把工作作為謀生手段的同時,依然需要把工作視為目的:努力工作,讓自己擁有工作。

如 果今天不辛苦,明天就一定命苦。很多人總把無事做、不勞而獲當做一種幸福,羨慕別人不干活、不做事就有意外的收獲,期待著天上掉下來大餡餅。成就感往往從 工作中獲得,工作和勞動,不僅讓我們獲得生活的保障,更重要的是,它能提升我們自我價值的認同感,而失去工作,則會失去這份認同感。

有一位醫生,生活富足,於45歲宣布退休,帶領全家移民美國,他從此每天參與自己最喜愛的兩樣休閑活動:打高爾夫球與釣魚。

一年後,出乎意料,他又回到原來的地方繼續做執業醫生。

(source: 星座好朋友)

朋友們都很奇怪,這位醫生誠實地說:“打高爾夫球與釣魚連續一個月就煩了,沒有工作形同坐牢,後來我在美國跟許多移民一樣,成了‘三等人’”。

“何謂‘三等人’呢?”他的朋友們問道。

這位醫生苦笑道:“首先是等吃飯,吃完飯之後是等打牌,打完牌之後就是等死了。這樣等了一年實在受不了,只好回來再就業了。”

事實上,關於賺錢與工作的關系,人們站在不同的立場,有各種議論。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人們的喜悅不是只靠金錢就能得到的,工作本身的意義往往比工資更能增加人的滿足感。

你 是否還在為日複一日、月複一月、年複一年地工作而覺得枯燥無味呢?是否覺得自己的工作太過普通?是否還在為自己的才華得不到施展而終日抱怨?


(source: 星座好朋友)

也許我們所從 事的工作不是我們最喜歡、最向往的,但是,不管工作的本身如何,要想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就要有一種高度敬業的精神、一種勤勞紮實的作 風。

更重要的是,只要還能工作,就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在工作中堅定自己的信念,在工作中實現自身的價值,而不是成為混日子的“三等人”。

這篇真的說得太好了,對吧?別忘了分享給親朋好友們看看!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