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這樣:對陌生人很客氣,卻對親近人發脾氣?
 
		                            
		                        你也是這個樣子嗎?
我們常常會把溫和的一面給外人,
 卻把最暴躁的一面給了自己親近的人。
為什麼我們對外人如此有耐心,
 卻沒有辦法對自己的父母、愛人多點耐心呢?
01.
這兩天,
 母親一直喊腿疼,甚至疼到不敢走路,
 因為平常母親沒有腿疼毛病,
 所以大家也就沒在意,以為不過是扭了一下。
母親生性怕疑,
 就害怕自己得了什麼嚴重的病,
 昨天,我正在寫稿,母親過來問我:
 「怎麼感覺腿疼的受不了了,是不是什麼大病啊。」
我當時就沒好氣地說:
 「你平常腿上又沒毛病,不過是扭了一下而已。」
 不單是我,家人都覺得沒什麼大問題。
最後,執拗不過母親,
 我只好帶她到醫院檢查,
 拍了個片子後,
 醫生說:
 「沒有什麼大問題,關節很不錯,只需要休息下就好了。」
醫生說完,我看到母親臉上掛不住了,
 她以為不是這個結果而恰恰是這個結果。
從醫院出來的時候,
 母親說:「早知道是這樣,我們就不來檢查了,白白浪費錢。」
母親說完這句話後,
 我徹底的炸了毛,生氣地說:
 「都說了只是扭了下,可你不聽啊,
 天天害怕的要命,不帶你來檢查能行嗎?我可被你折騰瘋了。」
看到我大發雷霆的樣子,
 母親一直沒有說話,
 彷彿一個做錯了事的孩子。
半晌,母親顫巍巍地說:
 「我怕害了大病,沒辦法幫你們帶孩子。」
說實話,母親說完這句話後,我突然很難過,
 原來她想的並不是自己,而是怕給我們帶來負擔。
太多時候都是這個樣子,
 我們常常把禮貌、溫柔、笑臉留給陌生人,
 卻把暴躁、沒耐心、壞脾氣留給身邊的人,
 常常因為他們一些些做得不好而大發脾氣。
02.
 對親近的人發脾氣成本低,
 你才會肆無忌憚我曾在網上看到一個哲理小故事:
 有一個女孩在羽毛球館裡,
 發現兩對夫妻正在混合雙打,
 每一對夫妻搭配為一隊。
但讓人驚訝的是,夫妻二人在同一邊打球時,
 遇到失誤,就會互相指責對方,
 最後兩人互相埋怨,竟然氣得沒法繼續打下去。
女孩見狀,上前建議他們互換搭檔,
 即讓各自的太太到對方那邊去,充當自己的對手。
如此調換之後,
 兩邊打得興高采烈,
 再無一丁點抱怨之辭。
為什麼會這樣呢?
 那是因為我們對親近的人太過苛刻。
我們希望父母、伴侶、好朋友,
 成為我們肚子裡的蛔蟲,
 想我們之所想,急我們之所需,
 對我們無限包容。
一旦對方達不到就會大發雷霆,
 可你知道嗎?
 你的脾氣只能傷害到愛你的人。
我們很清楚對親近的人發脾氣,
 他們不會怎麼樣,
 但如果對外人發脾氣,
 那麼就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事實上真是這樣。
對老闆發脾氣,你可能會失去工作;
 對同事發脾氣,你可能會受到排擠;
 對路人發脾氣,你可能會遭到報復;
 對客戶發脾氣,你可能會損失利益;
 對一直傷害你的人發脾氣,你可能會身陷囹圄。
亦舒說:
 我們日常所犯最大的錯誤,
 是對陌生人太客氣,
 而對親密的人太苛刻,
 把這個壞習慣改過來,天下太平。
有時候很多道理我們都知道,
 但卻做不到,
 我們每個人都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
 會在無形中傷害最愛我們的人。
如果你一直對親近的人發脾氣,
 那麼會讓愛變得越來越脆弱。
03
 不發脾氣是教養,
 允許親近的人發脾氣是涵養安妮寶貝曾說:
 高級的感情,最終形成精神和意識;
 低級的感情,只能淪為脾氣和情緒。
如果說能控制自己的脾氣是一種教養,
 那麼允許親近的人發脾氣則是一種涵養。
當親近的人遇到生氣的事時,
 他們非常樂意做對方情緒的出氣筒,
 他們可以最大限度的包容親近的人。
前天,家裡的寬帶突然停了,
 我讓妻子查一下手機是否沒話費了(手機和寬帶是套餐),
 這一查不要緊,竟然欠費近500塊,
 當時我和妻子都吃了一驚,經過詳細的了解才知道是流量超了。
面對這種狀況,妻子當時差點氣哭了,
 她生氣地說:
 「真是糟糕透了,我一直用無線網,
 怎麼會超流量呢,一定是他們弄錯了,我要去投訴!」
妻子一直不停地抱怨,
 不停地詛咒對方,氣得連飯都不吃了,
 彷彿受了天大的委屈。
當時,我什麼也沒說,
 而是去了營業廳,在營業員的幫助下,
 我才知道流量費主要是消耗在了視頻上。
營業員告訴我,如果這種情況是首次,
 那麼是可以打客服的,能退80%的款。
在她的幫助下,這個問題很容易解決了。
回到家後,妻子還在生氣,
 罵罵咧咧沒完沒了,
 看到我回來後,她問我怎麼解決的,
 當我告訴她結果後,她終於安靜了下來。
到了晚上,妻子問我:
 「當時那種情況你為什麼不生氣呢?
 沒想到你竟然沒有責備我。」
我說:
 「當時你已經很生氣了,我沒必要添油加醋啊,
 再說又不是故意的,解決問題就好了。」
我說完後,她開心地笑了。
生活中,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會忍不住發脾氣,
 此刻的他們是最脆弱的時候,
 我們要做的就是包容。
不僅如此,對親近人的包容,
 是一種涵養和智慧,與其對親人百般挑剔,
 還不如把陽光和善意的一面展現出來,
 這才是一個人涵養最好的體現。
事實上真是這樣,
 一個人不把自己的壞情緒、壞脾氣發到親近的人身上,是教養;
 能允許親近的人把壞情緒、壞脾氣發在自己身上,則是一種極致的涵養。
真正有涵養的人,
 一定能包容別人的脾氣,
 因為他們知道這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04
 深到骨子裡教養,
 是懂得尊重最親近的人著名作家史鐵生在作品《我與地壇》裡說:
 雙腿癱瘓之後,自己脾氣變得喜怒無常,
 經常對母親發脾氣,倔強地對抗。
他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
 會突然把麵前的玻璃砸碎;
 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
 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
而這個時候,
 母親就會小心翼翼的躲出去,
 當一切恢復安靜再悄悄的來。
母親一直擔心著他的安慰,
 即使身患肝病,口吐鮮血,
 後來母親死了,史鐵生才突然醒悟:
 我真是多麼希望我的母親還活著。
這倔強只留給我痛悔,
 絲毫也沒有驕傲。
我真想告誡所有長大了的男孩子,
 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套倔強,
 我已經懂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
可悲的是,
 我們經常會要讓家人難堪來滿足自己的內心,
 實際上我們才是那個真正的弱者,
 當你懂得尊重親近的人了,不亂發脾氣,
 那麼你才會變成強者,會變成一個有教養的人。
你要學會,
 在與家人的交流中,
 懂得控制自己的壞脾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
 也在受了委屈之後,找方法發洩負面能量,
 但是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
 可以溫和的慢慢說,說給自己的家人聽,
 不用大發雷霆,家人也可以懂你要表達的。
如果你能做到親密而不失分寸,
 熟絡而不失尊重,果斷而不失溫和,
 能對家人好好說話,不亂發脾氣,
 那麼你就是一個極有教養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