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教小孩不用老是大吼大叫!用「低聲教育」代替怒罵,成效絕對比妳想像得更好!

有些時候孩子就是會調皮搗蛋,
像時把牆壁用蠟筆畫得亂糟糟的、
跟同學玩到太過頭不小心有點肢體衝突、
大吼大叫不在乎周遭其他人的感受,
這些調皮行為對於孩子而言,
都是正常再不過的行為,
因為孩子就算知道行為會有不好影響,
當下的情緒與心態都很容易忽略這些重點,
也就是因此常常挑戰家長的理智線。

當家長不厭其煩的跟孩子講道理,
孩子就算有聽到也不會遵守,
就很容易讓家長也跟著有了情緒,
不自覺的對孩子吼叫起來。

但其實這種處理方式,
除了讓當下的狀況更難收拾
(大人歇斯底里、小孩尖叫大哭),
也未能達到親子溝通的目的。

那麼父母應該在這種狀況下,
用怎樣的方法才能夠跟孩子溝通呢?
其實開啟溝通的第一步很簡單,
這個改變就從妳的聲量、聲調開始!

習慣對孩子吼叫,易養成自我否定的消極態度
用吼叫的方式管教孩子,
容易對孩子產生許多負面影響,包括:
自我否定、悲觀、易怒、退縮、
沒自信、敏感脆弱、暴力,
甚至會出現極度討厭自己的消極情緒,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產生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

所以,當爸媽面對孩子超出正常行為規範的行為時,
可別讓自己也跟著失控,
之後再來懊悔、挽救,傷害卻已造成。

改變聲調,讓親子溝通更容易達成
科學家及心理學家發現,
當我們處理同一件事情時,
如果改變聲調,則結局可能會截然不同。
比起吼叫方式管教孩子,
他們更建議,大人在事情發生時應先冷靜,
然後試著改變聲調,用低聲教育的溝通方式,
孩子將更容易接受爸媽說的話。

到底低聲教育有哪些優點呢?
◎當爸媽降低聲調與孩子溝通時,
相對較能控制自己情緒,讓心情較平和,
避免因為憤怒而說出傷害孩子的話。

◎講話時壓低聲調,
比起飆高的聲調更能讓人專注及理智。
因此說出的話較是經過思考過,
而對方也較願意傾聽。

◎當爸媽用低聲調溝通時,
孩子的情緒不易被激起,甚至可能被壓下,
進而減少發怒及互相攻擊的對立狀態。

◎大人用低聲教育,
等於也在樹立孩子處理情緒的學習典範,
未來孩子遇到情緒問題時,
便會模仿爸媽平穩的情緒表達方式。

Girl Eating Cupcake While Sitting Beside Woman in Blue Denim Distressed Jeans

掌握溝通3原則~尊重孩子、注意措辭、清楚說明
其次,在跟孩子溝通時,應掌握三個原則:
1.在尊重孩子的原則下,與孩子溝通。
避免在人前指正孩子,
私下溝通會比在眾人面前講更能尊重孩子,
同時溝通時應就事論事,
不要藉此發泄自己情緒。

2.注意語氣跟措辭
如果爸媽已經做到了降低聲調,
那表示已經成功了一半,
接下來便是溝通時的語氣跟措辭。
比如:『你每次都…』、『你就是不乖』、
『我被你氣死了』、『你再做試試看』……,

這些爸媽經常脫口而出的話,
往往比較像是發泄情緒,而非指正孩子的行為。

建議用:
『媽媽很愛你,
 但你剛剛故意推妹妹的行為,
 讓我覺得很難過』。

3.確實說明你要孩子改正的部分
用孩子能理解的說法,
跟孩子好好說明希望他們改進的行為,比如:
『每天睡覺之前,你要把拿出來玩的玩具,
 都一一歸位或放入玩具箱內,
 然後才能去睡覺,沒收好就去睡覺,
 隔天就不能玩玩具』。
清楚說明期望及獎懲,
可幫助孩子掌握行為改善的重點,
讓親子溝通更能達到效果。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