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新奇

喜瑪拉雅山發現新物種,「會走路的魚」竟然可以走那麼遠!


根據保育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報告,最近科學家在喜馬拉雅山東部山區發現超過兩百種的物種,包括會「走路」魚,和下雨時會打噴嚏的猴子。

法新社與英國衛報報導,科學家多年來在不丹王國、印度東北部、尼泊爾、緬甸北部、西藏南部發現的野生動物資料,由世界自然基金會彙整發表,希望能讓外界更關注生態敏感區面臨的威脅。

報告中,新發現的物種包括藍色「會走路的鱧魚」,牠們可在陸上呼吸,存活四天,甚至能在在濕滑的地面「走路」,最長可走四百公尺。

其他新物種包括紅、黃、橘搭配乍看之下以為是高級珠寶的響尾蛇;有魚鰭的「吸血鬼」魚;還有三種新品種香蕉。


二〇一○年,科學家在緬甸北部森林發現一種黑白夾雜的猴子,牠有「朝天鼻」,所以一下雨一定會打噴嚏。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下雨時這種猴子會把頭埋在兩腿之間,可以少受很多罪。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按個讚並分享出去!呼籲社會重視環保,保護原生態地區!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