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命理

孤苦無助時,多默念4句話;萬事皆順,好運自來。

一、夫欲免為形者,莫如棄世。
棄世則無累,無累則正平,
正平則與彼更生,更生則幾矣。——莊子
翻譯:要想避免頤養形體,
不如拋棄世俗之見,不去做分外的事。
能夠拋棄世俗之見,就不會有憂累;
沒有憂累,就合於真正平等之道;
合於真正平等之道,就日新不已,與時推移。
能夠日新不已,與時推移,就近於大道了。
解讀: 一般人誤會莊子講棄世,
以為是不食人間煙火,斷絕人事的往來,
就像誤會老子的無為,以為是一無作為。
其實,老子的無為,是指無刻意作為;
而莊子的棄世,是指拋棄世俗之見,不去做分外的事。
謹守本分,就不會有憂累,而能與時推移,
而接近於大道。因此,道家的道,就是自然。

二、夫醉者之墜車,雖疾不死。
骨節與人同而犯害與人異,其神全也。
乘亦不知也,墜亦不知也,
死生驚懼不入乎其胸中,是故迕物而不摺。——莊子
翻譯:酒醉的人掉在車下,雖有疾傷而不至於死亡。
骨節結構和常人相同,然而損害卻和常人迥異,
是因為精神凝結的緣故。
乘車也不知道,墜車也不知道,
死生驚懼的事情都不能侵入心胸,
所以雖然和外物相摩擦,內心也不會驚恐。
解讀:喝醉酒的人,渾然忘記自己的存在,
生亦不知,死亦不知, 乘亦不知,墜亦不知。
一般神智清楚的人,一遇緊張恐怖的事,
內心充滿惶恐驚懼,
所以發生意外時,受到傷害特別嚴重;
反之,喝醉酒的人,遇方則方,遇圓則圓,
隨緣自在,墜車就墜車,一點也不害怕驚恐,
所以受到的傷害最少,受到傷害也不知道受到傷害。

三、看破的生死障
子之楚,見空髑髏,髐然有形,撽以馬捶,
因而問之,曰:夫子貪生失理,而為此乎?
將子有亡國之事,斧鉞之誅,而為此乎?
將子有不善之行,愧遺父母妻子之醜,
而為此乎?將子有凍餒之患,而為此乎?
將子之春秋故及此乎?——莊子
翻譯:莊子到楚國,看見一個空的頭顱骨,
枯槁而有形體,就用馬鞭敲著它,
問它說:你是因為貪生怕死,行為不合理,以致死亡呢?
還是有亡國的亂事,受斧鉞誅殺而死亡呢?
或是你有不良的行為,慚愧留下父母妻子惡名而自殺呢?
或是有凍餓的災禍而死亡?或是你的天年只活到這裡呢?
解讀:人生百年,必然一死,死的原因,有千千百百,
而停止生命的存在是一樣的。
人生最看不破的是生死障,死都不怕,還怕什麼呢?
人所以怕死,是不知道死後什麼樣。
死了就死了,還會怎麼樣呢?還能怎麼樣呢?
佛家、基督教講輪迴、因果,天堂、地獄,
都只是宗教的勸說,勉勵人行善去惡。
死後的世界是否真有天堂、地獄,
其實不必在意,現世就是天堂,現世就是地獄,坦然以對吧!

四、不要給人有負擔的感受
昔者海鳥止於魯郊,魯侯禦而觴之於廟,
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
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
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以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莊子
翻譯:從前有一隻海鳥棲止在魯國郊外,
魯侯用車駕它,在廟堂上設宴歡迎它,
秦九韶的音樂,準備了太牢的酒肉。
但是海鳥的目光迷亂,心裡悲傷,
不敢吃一塊肉,不敢喝一口水,過三日就死了。
這是用養自己的方法來養鳥,不是用養鳥的方法來養鳥。
解讀:我們常以為自己喜歡吃糖,
就以為別人也喜歡吃糖;自己討厭臭豆腐,
而以為別人也討厭臭豆腐。
愛所以會成為負擔和痛苦,
是把自己喜歡的給別人,而認為別人一定也會喜歡;
真實的情形未必是如此,也許恰好相反。
真正的愛,是別人喜歡什麼而能給他什麼,
不是你喜歡什麼而給對方什麼。愛就是尊重。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