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親子

孩子被人打了不還手,只知道哭,家長要好好教育!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Ant!今天要來說說關於「孩子被人打了不還手,只知道哭,家長要好好教育!」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無論是孩子打人了,還是挨打了,這樣的消息都會讓媽媽心頭一緊。

到底因為什麼原因動手呢?打人事件發生後怎麼跟老師、孩子甚至對方小朋友的父母溝通呢?來聽聽經驗豐富的老師怎麼說吧!

我的孩子打人了!你可能的第一反應:

● 怎麼會?這孩子從來不打人!

● 一定是有人招惹他了,到底怎麼回事?

● 啊?兒子居然會打人了?有點血性……(心裡甚至有點兒小竊喜)

(source: toutiao)

 

小編想說:

無論你的第一反應如何,請先收起所有的情緒,告訴自己:無論發生什麼事,打人都是不對的!

與老師溝通的技巧

通常,老師會挑選一個相對安靜的時間把媽媽單獨留下來聊一聊,怎麼能溝通得更有價值,下面這些建議可以幫助你。

● 首先和老師達成共識——無論什麼原因,打人都是不對的。

● 看管孩子是老師的職責。所以,打人事件發生,老師會有部分責任。但萬事都沒有百分百的把握,所以最好向老師表達一下歉意和感激。

因為事情發生後,老師需要幫助兩個孩子安撫情緒和學會處理方式,要向雙方父母有所交代,也屬不易。

(source: toutiao)

 

● 以信任的態度傾聽老師對事件和孩子的描述,一方面可以瞭解更多細節和態度,以便與孩子溝通,另一方面也是瞭解孩子在幼稚園的真實狀態以及老師引導方法的時機。

● 與老師商定自己與孩子就此事的溝通時機與方式。

● 如果造成對方小朋友受傷,徵求老師的意見,是否需要與對方父母直接溝通,以協助老師處理後續問題。老師會根據對方父母的情況把握分寸,你的態度可以增強你與老師之間的信任。

與孩子的溝通技巧

● 不要一上來就批評。孩子一旦出現抵觸情緒,後面的溝通就很難有效果。

● 傾聽孩子講述事件經過,並不在於確認細節和孰是孰非,重要的是觀察孩子的情緒,並且接納這些情緒。中班以下的孩子,很可能講述不出事情經過,可以去掉此步驟。

● 當孩子得到認同後,會願意聽你說話。這時可以根據孩子對本次事件記憶最深的部分,提供你的解決方案。

● 最後以輕鬆的氣氛收場,告訴孩子這只是件小事,過去了就過去了,和孩子去做一些他酷愛的事情吧,孩子其實很有壓力呢。

(source: toutiao)

 

來源:www.wukong.com

 

 

孩子總是打人的原因

● 1~2歲的孩子做出一些打人舉動時,父母不要因為覺得好玩而不去制止,甚至通過笑聲和誇張的反應去變相鼓勵。

那樣孩子會認為這是一個遊戲,成為習慣後就可能不太容易改掉。正確的處理方式應該是明確地告訴孩子:你剛才這樣讓我很疼,我不喜歡這樣。

● 在不同的問題上,父母應該有明確的態度,比如對待打人與對待飯前不洗手的嚴肅程度應該是不同的。

● 如果孩子犯錯時父母經常採用打的方式,孩子會認為打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父母、家人之間經常有身體衝突,孩子也會模仿。

(source: toutiao)

 

● 孩子在家裡是否得到足夠的關注?和父母的連結是不是不夠親密?如果孩子積累了太多的負面情緒,就很容易被激怒。

● 最近家裡是不是有一些變故?比如親人離世、搬家、寵物死了……孩子的緊張、失落可能會用比較極端的方式體現出來,此時應多關注孩子的情緒。

我的孩子被打了!你可能的第二反應:

● 啊?老師怎麼看的孩子!

● 誰打的?這孩子太過分了!

● 這孩子怎麼這麼不爭氣,居然被別人欺負。(難以止住的心疼)

小編想說:

別急著埋怨,先關注孩子的狀態,如果孩子活蹦亂跳的,就別把事情想得太嚴重。但可以根據具體緣由,分析如何教會孩子更好地保護自己。

(source: toutiao)

 

與老師溝通的技巧

對被打孩子的父母,老師會帶著很大的歉意做專門的溝通,探討如何避免日後少發生這樣的情況,下面一些溝通的技巧可以幫助你和孩子。

● 心態很重要:真誠,但不是滿不在乎;重視,但不過分挑剔。

● 溫和地接受老師的道歉,以恰當的語氣和態度表示理解。要知道,雖然老師有責任,但衝突難免,一味責怪老師沒有任何意義,怎麼讓孩子在衝突中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 帶著信任聽老師對事件的描述,可以以提問的方式重點關注孩子的情緒狀態,畢竟孩子是最需要關注的。

● 老師會持續關注一段時間被打的孩子,比如傷疤是不是好了,情緒是不是好轉,也可以借助這些機會多瞭解孩子在幼稚園其他方面的資訊,和老師增加接觸。

● 可以諮詢老師如何教孩子“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source: toutiao)

 

與孩子的溝通技巧

● 切忌回家後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摟過孩子表示莫大的安慰和同情,可能本來孩子沒多大委屈,也被媽媽渲染得誇張起來。先觀察孩子的狀態,然後挑一個心情不錯的時機做溝通。甚至可以選擇淡化處理。

● 傾聽,不打斷,不渲染氣氛。當孩子敘述中表現出委屈的一面時,給他一個溫暖的懷抱,認同他的情緒。待他冷靜下來後一起分析,把重點放在下次遇到這樣的問題你會怎麼辦上,而不是誰對誰錯上。

● 還是那句話:你不是法官,沒有必要核對老師和孩子講解的細節是否一致。如果孩子強烈表示老師處理得不公平,也儘量不要引導孩子質疑老師,或者自己瞎琢磨,可以開誠佈公地再和老師溝通。

如果溝通還解決不了問題,或者老師的回饋很不讓你滿意,可以求助其他措施,比如向園裡反映情況。

(source: toutiao)

 

衝突的正面解讀

幾乎每個孩子都打過人,也被打過,孩子就是在衝突中學會如何與別人交往,在衝突中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成人的引導以及孩子循序漸進的自省,讓衝突在孩子成長歷程中發揮它的正面價值。

孩子總被欺負的原因

● 孩子是否在各方面的能力上稍顯不足?通常在幼稚園自理能力、身體運動能力表現比較弱的孩子,可能在衝突中占下風。這時候重點是幫助孩子鍛煉不足的方面,讓孩子在群體中自信起來。

● 在家裡大人包辦比較多的孩子,獨立意識都會弱一些,在面對事情的時候不太有主見,也容易在交往中處於弱勢。這樣的孩子大人要多放手,給孩子充分的獨立空間。

● 強大的內心來自很多方面,比如是不是和父母心理上連結的比較好,平時父母是不是很尊重孩子,是否允許孩子犯錯等。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Ant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親子生活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孩子被人打了不還手,只知道哭,家長要好好教育!」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Reference:toutiao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