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命理

心地善良命卻不好?佛祖教你「2個字」改命,讓你的命越來越好,越來越順

善良,是一種優良品質,
但是,過於善良則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
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馬騎。」
我們可以保持善良,
但是,我們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所謂善良的鋒芒其實是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有沒有這樣的困惑,
為什麼很多心善的人反而命運不好?
是巧合還是必然呢?
其實這種現象的背後隱藏了社會心理學規律。

一個命不好的人,他的性格是暴躁,消沉的。
自然他眼裡裝的都是陰暗,那他就很難找到真正的幸福。
而一個命好的人,都是心性善良,寬容豁達的人。
往往他們的內心總有一種過人的光華,
讓人忍不住想要接觸。

在生活中,我們周圍總有那麼一些人,
看什麼都是糟糕的,
遇到稍微麻煩的一點事就去埋怨指責。
而這類人,通常會受人排斥。

本身生活複雜的事情就多如牛毛,
一昧的讓自己深陷這種消沉的情緒裡,
只會擋住福分,讓厄運有了可乘之機。

佛陀在世的時候,
有一位老人,雖然有五個子女,
但是沒有一個願意贍養他,
他走投無路,只能沿街乞討。
他怨恨子女不孝順,
覺得人生充滿了痛苦。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佛陀,
就請問佛陀:
「慈悲偉大的佛陀啊,您有什麼辦法能改變我的命運嗎?」

佛陀就問他:
「你知道感恩嗎?」

老人回答:
「我不懂什麼叫感恩,請佛陀指點迷津。」

佛陀就指著他要飯的拐棍說:
「你對你手上的這根拐棍感恩嗎?」

老人想想說:
「我當然感恩這根拐棍了!
 我出去要飯,遇到兇狗,它是我的打狗棒。
 在崎嶇的道路上行走,上坡下坡,他是我安全的支撐。
 我累了的時候,就枕著它睡覺,它是我幸福的依靠。
 因此,對這根拐棍,我真正要千感恩、萬感謝啊!」

佛陀就歡喜讚歎說:
「善哉!善哉!那你從今以後,
就天天拿著這根拐棍,不間斷地去說感恩,
說到一定的時候,你的命運就改變了!」

老人聽了佛陀的教誨,
深信不疑,從此以後他就天天說感恩。
不但對拐棍說感恩,
也感恩施捨給他的一切好心人,
乃至最後也感恩傷害他、欺騙他的一切惡人。
感恩讓他的內心再也沒有絲毫怨恨,只有感恩。
久而久之,他就契入了一種三昧,名叫「感恩拐棍三昧」。

有一天,佛陀又在講經。
老人心想:
我今天的幸福生活全是佛陀賜予的,我要去感恩!
於是他就去聽佛講經說法。
佛陀見到他來了,竟然對大眾說:
「我們今天請一位老修行來講講他的感恩三昧。」
於是佛陀就把他請上臺,請他講述他感恩的故事。

剛好那一天,他的五個孩子也在下面聽經,
孩子們看到自己的父親,
聽到自己的父親連對一根拐棍都要至誠的感恩,
何況其他萬事萬物,更何況對於給予自己生命的父母,
如果都不知道去感恩、報恩的話,
我來聽佛陀講經說法,這是在羞辱佛陀啊,
這樣的人連禽獸都還不如!

連烏鴉都知道反哺,羔羊也知道跪乳,
老虎在兇猛,也不吃掉自己的孩兒。
於是這五個孩子良心發現,孝心顯發出來,
知道懺悔自己的不對,
聽完經後,五個孩子他們都爭先恐後跑上台去,
爭著要孝養自己的父親。
他們五個孩子爭著說:「到我家去!到我家去」!
完全開悟,明辨是非!

老人家突然感受到一股善的力量感恩之心的力量如此之大,
這時佛陀就對老人家說:
「看看,你的命運現在已經改變了!
 你要記住,一個有感恩之心的人,他便什麼都有。
 對於一個沒有感恩之心的人,他便什麼都沒有」。

希望大家也能明白,佛法只講報恩,從不講報怨,
他人若對自己有恩惠,要時時想著:
「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

我們要學會感恩,懂得知恩圖報不忘恩負義,
滴水之恩,要以湧泉相報。

學會感恩,懂得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也會有人拉自己一把。
生活是一面鏡子,學會感恩,
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的心情,生活也會還你以微笑。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
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優秀品質,是一種道德情操。
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也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
他來自對生活的愛和希望。

Buddha, Sitting, Statue, Meditation

一個懂得感恩並知恩圖報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
感恩是一份美好感情,是一種健康心態,
是一種良知,是一種動力。
人有了感恩之情,生命就會得到滋潤,
並時時閃爍著純凈的光芒。

永懷感恩之心,常表感激之情,
原諒那些傷害過自己的人。
人生就會充實而快樂。

Statue, Buddha, Sculpture, Religion

感恩父母的養育,感恩大自然的恩賜,
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溫暖,
感恩花草魚蟲,感恩苦難逆境,
感恩自己的對手,
正是他們的存在才鑄就了自己成功。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
湛藍的天空,新鮮的空氣,
燦爛的陽光,美好的生活,
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快樂呢?

Reference:佛緣福報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