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有懶福,這3件事情,越懶越有福氣

俗話說:「懶人自有懶人福, 一日清閒一日仙。」
當然,這個「懶」不是讓你整日的遊手好閒,好吃懶做。
而是指一種生活心態,一種讓你越活越年輕,
越活越幸福的處世法則。
說懶人有懶福,
其實只要懶對了地方,
越懶越有好福氣。
「懶」不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而是一種瀟灑隨性的生活態度。
1「懶」動嘴——少些議論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很多時候嘴邊的小議論
都可能引起一場大是非,
很多矛盾衝突都是由閒言碎語引起的。
嘴巴要懶,多用眼少用嘴,
你可以觀察仔細,在自己的心裡列出個小九九,
但要守好自己的嘴巴,不要什麼話都往外說。
說話有藝術,什麼話對什麼人可以說,
什麼樣的語氣對什麼人可以用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不要再背後議論人,
說三道四的一般沒什麼見識也沒什麼修養。
《論語》中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閒談也要有底線,你議論別人的時候
也應想到別人也會議論你。
少一些背後議論,
就遠離一些怨恨,減少一些敵人。
生活中的敵人少了,朋友也就多了,
遇到事情能獲得的幫助自然也就多了,
福氣自然就來了。
2「懶」動腦——少些計較
萬事隨風去,片葉不沾身。
人生有這麼多的煩惱,無非就是想得太多。
都說三千煩惱絲,其實這三千煩惱絲也可一剪解千愁。
煩惱都是自找的,就像一棵樹立於荒漠十分顯眼,
但倘若將它放在森林裡就看不見了。
心小了,煩惱自然就大了,
心大了,煩惱也不過是一場玩笑。
懶得動腦,不是沒有心眼,
而是把心眼用在真正的大事上,
不要再雞毛蒜皮的小事上耍心眼,
倘若事事都想東想西,那人真的要累死了。
懶得動腦,不要什麼事往心裡放,
不要每遇見一件事都如臨大敵,把自己的心態放輕鬆。
做人做事要張弛有度,
大家都知道長時間處於
緊繃狀態的弓箭容易壞,人也是一樣。
能過去的事就讓他過去,
人生多大點事,自己要學會給自己解壓。
3「懶」動手——少些指揮
有人說世界上只有兩件事——關你屁事,關我屁事。
其實仔細想想,人生真是這麼個理。
做人懶一些,管好自己的事,
別對別人的事指手畫腳。
指手畫腳的人最惹人討厭,
旁觀者就是旁觀者,
每個人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不是你的事不要管,你摻合太多反而會幫倒忙。
自己的生活自己過,你沒法替別人做決定,
即使是自己的親戚朋友也不行。
指揮好了可能是你的功勞,
但一旦出現偏差,發生錯誤,
你就會成為第一個被指責的對象。
在家庭生活中不要對自己的孩子和愛人指手畫腳,
他們有他們的習慣與生活空間,
給彼此留一點呼吸,家庭生活才能更加融洽。
距離產生美,人與人都是一個個立方體,
只有彼此隔開一點,才不會發生碰撞,不會產生疼痛。
懶不是什麼壞事,做人懶一點,
少一點計較,少一點議論,少一點指揮。
懶是一種智慧,是一種淡泊,也是一種修養。
你懶一點,獲得的福氣也就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