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理財
台灣人在退休後 近六成會變「苦老族」 你是苦老族的一員嗎?

▲台灣已經是全球老的最快的國家,路上都會有一堆阿公阿罵在趴趴走。
「你認識的人之中,年紀最大者幾歲?」如果周遭問一輪,答案可能「老」得讓你驚訝!台灣是全球老最快的國家之一,十年後,每五位台灣人之中,就將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老人,女性平均餘命更突破80歲。台灣人平均退休年齡不到60歲,等於有約20年或更長的退休時間。退休後的「第三人生」如果沒有好好規劃,長命百歲可能變成一場災難。
苦老族的定義
所謂「苦老族」是指準備不充分、財富不自由,導致老後人生備受煎熬的退休族群。相對於苦老族,台灣工作者將另有約兩成五(24.6%)的「安老族」與近兩成(19.2%)的「享老族」。當然安老族跟享老族便是可以安安全全悠悠閒閒度過下半輩子的族群。
國內民調中心總監任希詩指出:有詢問過七個問題給民眾回答。「是否同意存到足夠的退休金是自己的責任?」「你覺得需要不需要替未來的退休生活做財務規劃?」,並進一步追問行動程度:「就現階段的退休規劃而言,你認為完善不完善?」「以目前理財規劃來說,你認為到退休時累積的退休金足不足以應付退休生活?」等題目。台灣工作者的退休準備整體分數是5.85分,不及格!
退休後開銷估算過於樂觀
在「以目前的物價來預估,你認為退休後的生活、醫療、居住等開銷大約佔你目前收入的比率?」一題中,認為未來開銷將只占目前收入的60%以下者,竟然高達六成;認為少於40%者,就占了三成。
「估太少了!退休生活開銷至少應估在目前所得的七成才夠!」施羅德投信總裁巫慧燕說,以「世界銀行」建議的退休金所得代率,至少要七成才足以維持理想的生活水準,何況還得考慮到通膨、物價上漲的變數。
至於對退休後能否維持舒適生活,只有53.1%的工作者有信心。進一步交叉分析,苦老族儘管在「退休金是自己責任」「需要做退休財務規劃」的認知上不遜於安老族和享老族,但具體準備上有很大落差。
有近六成的苦老族不了解如何做退休理財規劃,同族群有高達八成六覺得自己的退休規劃不完善,還有九(89.6%)認為以現在的規劃來說,根本無法存到足夠的退休金。相較於安老族有近六成、享老族甚至100%覺得退休金足夠,苦老族實在很「苦」。
而誰是苦老族?本調查顯示年齡愈輕、收入與社經程度愈低者,退休準備程度愈低。但教育程度、居住地則無顯著影響。
退休年齡比法定早6.8年
至於目前已退休者,日子過得愜意嗎?首先,本次調查顯示整體平均退休年齡為58.13歲,比法定退休年齡早約6.8年。值得注意的是,高達三成七的人比預期早,而早退的首要兩個原因是「失業」與「已屆退休年資」(皆20.5%),而後是健康(16.9%)、需照顧家庭(12%)與無法負荷工作(10.8%)。
因生涯規劃(13.3%)、已賺到足夠錢(4.8%)等自願因素而早退者不到兩成。看來台灣人早退是「非自願」因素較多,特別是女性。
職場早退,直接影響到財富累積。儘管有63.7%的退休族對目前生活滿意,但平均只約53%的人覺得累積的金錢夠用。而且年齡愈大,覺得退休金夠用的程度愈是下降,而對夠用與否表示「不知道/未回答」的比率則陡升,50~59歲為2.9%,但60歲以上族群竟高達12.9%說不知道。
那麼,到底退休金多少才夠?退休者平均自估需1014.2萬元,才能過理想的退休生活。
但弔詭的是,對此表示「不知道/未回答」的比率高得嚇人,50~59歲者有41.2%,60歲以上更有超過一半、高達57.5%。「這表示,活得愈老,愈沒有財富安全感!」調查者表示,長壽風險讓許多長者茫然,根本不知道還會活多久、多少錢才夠。
近五成認為退休後理財困難
再看工作者對未來退休金的預估,竟然比退休者還少,平均只有969萬元,答案令人啞然。「嚴重低估退休金額度了,2000萬都可能不夠!」巫慧燕指出,根據主計處以國人平均年收入81.8萬元為基礎,乘以七成所得替代率算出退休後每年約57.3萬元的年支出,如果退休後活上20年,再加計每年2.5%通膨率,那麼一個人退休後平均花費將超過2100萬元!這還沒有將老後暴增的醫療費用算進去。
▲現在到底幾歲退休比較好呢?
調查中,工作者預估自己的退休年齡平均為59.73歲,但高達四成二的人認為自己將處於「退而不休」,也就是計畫退休後仍維持有收入的兼職或正職,相當程度是對退休理財的焦慮。在問到「退休理財困不困難?」時,將近一半(48.8%)的工作者認為困難,認為不困難者只44.8%。且是年紀愈大愈感到困難,60歲以上工作者有高達56.4%覺得困難。
進一步詢問「是否有為退休而進行投資理財?」竟有高達55.5%工作者,沒有做任何退休理財。「大部分工作者明明知道退休是自己的責任,也認同該好好規畫,但就因為覺得理財很難,乾脆不做任何努力,因此只能『退而不休』!」任希詩指出其中關連。
目前全球退休政策的走向是:晚退、晚領、強制員工提撥與逐年拉高提撥率。上述政策可能不討好選民,但讓國民對自己的退休負責,卻是全球政府因應人口老化的共同解方。
在歲月催你坐上博愛座的時候,你將是「苦老族」還是「享老族」?答案就決定在今天的準備中。看完這次數據之後,發現台灣苦老族的比率竟如此大,若是算算現在日常的開銷,先不把結婚生子跟孩子的教育費那些容納其中,那麼台灣以後可能會面臨到退休年齡還在工作的悲慘窘境,要如何去面對這個趨勢?是我們台灣人畢生要去探究的習題。
看完今日數據後,有沒有發現,我們是否該去檢討現在的困境,而不是一味花錢享樂且買一些不必要的東西?讓我們想想吧!喜歡這篇文章嗎?你是享老族還是苦老族?請按下按鈕讓大家知道。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