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命理

佛說:「好好養生,那是你最低成本的續命方式!」

電影《我不是藥神》裡,
有這樣一些台詞,在敲擊著我們的內心:
命,就是錢。
有病沒有藥是天災,有藥買不起是人禍。

我剛病的時候,
老婆懷孕才六個月,
我每天特別想死。

看到孩子的第一眼,我就不想死了。

他才二十歲,他只想活著,他有什麼罪?
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感動之餘,許多人開始思考:
金錢和健康,到底哪個更重要?
人,是應該拼命掙錢,還是好好養生?

努力賺錢,
是不想對疾病無能為力

《我不是藥神》裡,
賣假藥的張長林有一句話戳中了所有人的心,
他說:「我賣藥這麼多年,發現到頭來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

看完電影,有人說: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藥就在那裡,我卻買不起。」

是啊,
在疾病面前,生命就是金錢,
沒錢治病,就沒命。

努力掙錢,不是為了奢侈享受,不是為了揮霍炫富,
而是當我們自己或者家人面臨疾病時,不至於無能為力。

每年,都會有身患疾病的老人,
因為不想拖累子女而結束自己的生命。

一名急診室的醫生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
廣西一重病母親,為了給家裡省錢,不連累兒子,
死活不肯上醫院治療,硬被抬上救護車時,
硬氣的老人在救護車上咬舌自盡。

兒子慟哭不已,在母親耳邊大喊:
「媽,你真的不要我了嗎?
你就這麼捨得我啊,我可捨不得你啊!
你別這樣,求你別這樣!」

父母老了,最害怕的就是生病,
因為一生病,就會成為子女的累贅,成為家庭的負累。

為我們操勞一生的父母啊,
到最後一刻都在為我們著想。

而我們唯一能為父母做的,
就是努力掙錢,當父母生病時,
能夠底氣十足地對父母說:

今年,柳岩的父親因病去世,但她對父親沒有愧疚,
因為她拼盡全力給父親最好的醫療條件,父親走得平靜無憾。

她說:
「如果親人健在的話,有什麼都給他們吧,
我不想讓他們覺得,他們不配擁有這一切。」

錢不是萬能的,
但沒有錢卻萬萬不能,
關鍵時候,錢能換命。

努力掙錢,
是為了不對疾病束手無策,
是為了不對生病的父母無能為力。

好好養生,是最低成本的續命

《我不是藥神》裡,一位老婆婆的話催人淚下,
她說:
「我病了三年,四萬塊一瓶的正版藥,
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
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的藥,
才500塊一瓶,你把他抓走了,我們就沒法活了。
誰家沒個病人,你就能保證自己這輩子不得病?」

無論你是窮人還是富人,
在重大疾病面前,都無力反抗,
再厚的家底,都會被掏空。

健康的生活方式,
才是最廉價的惜命方式;
好好養生,才是最低成本的續命秘訣。

因為急功近利,
人們普遍處於過度疲勞狀態,
快速消耗著健康和生命。

為了成功,
拿健康和生命做賭注,
得不償失。

國外一首小詩《一切都準時》裡說得好:
有人22歲就畢業了
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工作
有人25歲就當上CEO
卻在50歲去世
有人直到50歲才當上CEO
卻活到90歲
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後面
不要嫉妒或嘲笑他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機
所以,放輕鬆
你沒有落後,也沒有領先
命運自會為你安排時機
一切都準時

不著急,不攀比,不嫉妒,
放下焦慮,坦然處之,
慢慢積澱成長,時間自然會給你答案。

只有生命是自己的,其他一切都是身外物。

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好好養生,
俗話說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沒事好好養生,有空努力賺錢

有人說:
「年輕的時候,用健康換金錢,上了年紀,只能用金錢換健康。」
金錢和健康,真的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嗎?
其實不然。

著名作家村上春樹33歲才決定以寫小說為生,
他給自己制定了一個寫稿模式:
晚上九點睡覺,凌晨四點起床,寫作四小時,
為了保持健康,每天跑步十公里。

三十六年來,村上春樹始終堅持這樣規律的生活方式,
早睡早起,健康飲食,每天跑步,風雨無阻,雷打不動。

他在《當我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裡寫道:
「我寫小說的許多方法,是每天清晨沿著道路跑步時學到了。」

村上春樹跑了三十六年,
旺盛的創作精力持續了三十六年,
還減掉了多餘的體重並戒掉了煙癮。

健康和金錢,並非不可兼得。

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
該健身的時候健身,該工作的時候工作,
不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持之以恆,
你會發現,你正漸漸活成你想要的樣子,過上你想過的生活。

看完《我不是藥神》,感觸最深的是:有什麼別有病,沒什麼別沒錢。

掙錢再忙,
也要抽出時間健身養生,
不要有命掙錢,沒命花錢。

對錢財再不屑,
也要未雨綢繆,努力掙錢,
因為不知道哪一天,疾病便不約而至。

不要因為金錢而失去生命,失去最愛的人。

沒事好好養生,
有空努力掙錢。

生命只有一次,且行且珍惜。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