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832個姓氏最新排名,陳姓人數最多,高達百萬人,快看看你的姓氏排第幾?

在古代都是按照姓氏歸堆兒抱團兒的。
所以才有了族長這種稱號。
一種心事就代表了一個分支,
在古代十分注重出身的背景之下,
這種姓氏更多的是一種血緣的傳承。
在原始社會,是以女性為主導,
很多姓氏都是隨著母親的
,所以“姓”這個字,
是“女”和“生”組成的。
臺灣當局內政事務主管部門公佈最新統計顯示,
全台共1832個姓氏。
其中:
陳姓人數最多,共262.8萬人,
占全台總人口的11.15%。
陳姓最早出自媯姓,是舜帝的後裔。
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後,找到舜的後人胡公滿,
封他在陳這個地方,建立陳國。
陳國始建都於株野(今河南柘城胡襄鎮)史稱陳胡公,
後遷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陽城關一帶),
轄地最大時達十四邑,
大致為河南東部和安徽一部分。
從胡公受封至西元前479年,楚惠王殺陳湣公為止,
陳國共曆25世,延續568年。
到了陳閔公的時候,陳國被楚滅掉了,
亡國後的陳國子孫便以原國名為姓氏,於是有了陳姓。
林姓列第二,196.05萬人。
林姓,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千古望族,
一個忠誠的後代。
林氏子孫遍佈全球,五湖四海,雙木成林, 天下為森。
林氏來源
1、源自子姓,是商朝末年名臣比干的後裔,屬於王侯賜姓為氏。
商末,紂王無道,比干犯顏直諫被殺。
比干正妻夫人陳氏逃入長林山中,生下了兒子泉。
周滅商後,因泉生於林中,
其父比干堅貞不屈,被周武王賜以林為姓。
2、源自姬姓,出自周平王的世子姬開,
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周平王姬宜臼有庶子名叫林開,
林開的子孫有的以祖輩名字為氏。
3、源自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林衡,
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林衡,又稱林人,
是西周中期開始設置的機構官稱,
主要負責掌管林木,
並負責植樹造林,養護澆灌等。
4、源於少數民族改姓。
黃姓列三位,142.6萬人。
在古代歷史上,一般認為黃姓起源自嬴姓,
也即和秦始皇嬴政同一個姓氏。
對於黃姓的得姓始祖來說,
一般認為是吳回(祝融)之子陸終。
據史料記載,陸終,吳回之子。
周朝這一歷史階段,
其後裔被封于黃地,建立了黃國。
後被楚國所滅,後代以原國名為氏,
並尊陸終為其得姓始祖。
根據今年戶籍登記資料,
全台總人口約2357.43萬人;
姓氏共1832個,較2016年增加329個。
今年全台前十大姓氏依序為:
陳、林、黃、張、李、王、吳、劉、蔡、楊,
人數逾1244萬人,
占全台總人口的52.78%。
與2016年相比,陳姓增加8435人最多,
劉姓增加1408人最少。
罕見姓氏中,有265個姓氏只有一人,如姓不、七、夠等。
統計顯示,全台夫妻總對數約535.34萬對,
夫妻姓氏組合以“陳林”約9.17萬對最多。
統計指出,2012年至2017年,
新生子女隨母姓的情形呈逐年緩增趨勢,
從3.84%增至4.78%。
傳統習俗中同姓不婚,
但全台夫妻同姓對數仍有175933對。
此外,全台夫妻同名不同姓有31對;
同姓又同名有3對,比2016年新增1對。
此外,觀察臺灣90歲以上人口比率,以徐姓0.63%最高;
臺灣100歲以上人口比率以王姓0.02%最高。
而前20大姓的幼年人口比率則以洪姓13.50%最高。